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6-53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16-21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6-19页 |
(一) 透过影像中呈现的教育现场是历史的补充 | 第18-19页 |
(二) 聚焦一个个教育现场,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话语方式 | 第1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一) 图像证史 | 第19-20页 |
(二) 影像史学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关于教育影像的研究 | 第21-37页 |
一、关于教育纪录影像的研究 | 第22-29页 |
二、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研究的转向 | 第29-31页 |
三、图像学、传播学、视觉文化的研究取向 | 第31-35页 |
四、教育叙事研究的延展 | 第35-37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视角 | 第37-5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37-3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38-42页 |
三、研究视角 | 第42-48页 |
四、研究过程 | 第48-51页 |
第四节 论文基本架构 | 第51-53页 |
第二章 早期影像的肇始 | 第53-68页 |
第一节 为教育民众而拍片的商务印书馆 | 第53-59页 |
第二节 中国教育电影运动的影响 | 第59-64页 |
第三节 解放战争的背景下的教育纪录电影 | 第64-68页 |
第三章 国家意识的影像 | 第68-117页 |
第一节 “新影”的共和国教育影像叙事 | 第69-89页 |
一、《新闻简报》中的共和国教育影像 | 第69-78页 |
(一) 建国初期教育纪录片概况 | 第69-74页 |
(二) 教育纪录片话语 | 第74-78页 |
二、一脉传承的文献纪录片 | 第78-89页 |
(一) 教育文献纪录片 | 第78-83页 |
(二) 对影像文献的整理 | 第83-89页 |
第二节 回到历史的教育现场 | 第89-117页 |
一、历史的教育现场记录 | 第90-108页 |
(一) 回到历史现场 | 第91-100页 |
(二) 镜头的话语呈现 | 第100-108页 |
二、再现历史的教育现场 | 第108-117页 |
第四章 政治年代的影像 | 第117-170页 |
第一节 失落的一代 | 第120-147页 |
一、颠覆教育 | 第121-133页 |
二、上山下乡 | 第133-139页 |
三、知青生活 | 第139-147页 |
第二节 工农兵大学生 | 第147-157页 |
第三节 梦开始的地方:恢复高考 | 第157-170页 |
第五章 域外视野中的中国影像 | 第170-194页 |
第一节 历史的文本:伊文思的中国系列 | 第171-175页 |
第二节 时代的寓言: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 第175-182页 |
第三节 预言中国:米勒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 第182-184页 |
第四节 影像的民族志 | 第184-190页 |
第五节 谎言,还是蒙太奇? | 第190-194页 |
第六章 转向平视的大众影像 | 第194-248页 |
第一节 纪录片视角的转向 | 第195-205页 |
一、技术变革下的影像创作 | 第197-201页 |
(一) 技术普及的影响 | 第197-200页 |
(二) 观念改变下的影像创作 | 第200-201页 |
二、制度内的视角突破 | 第201-205页 |
(一) 逐渐下移的视角 | 第202-203页 |
(二) 平民讲述的教育故事 | 第203-205页 |
第二节 创作平民的影像 | 第205-248页 |
一、聚焦日常教育生活 | 第206-228页 |
(一) 校园生活掠影 | 第206-211页 |
(二) 农村教育的影像侧记 | 第211-220页 |
(三) 拍摄海外留学生活 | 第220-228页 |
二、真实影像下的教育现场 | 第228-248页 |
(一) 平凡的日常教育生活 | 第228-239页 |
(二) 教育影像的力量 | 第239-248页 |
第七章 追求独立的影像 | 第248-293页 |
第一节 纪实的教育影像 | 第249-263页 |
一、新纪录片运动中的教育影像 | 第250-254页 |
二、独立纪录片创作与现状 | 第254-263页 |
(一) 创作群体与交流 | 第254-259页 |
(二) 创作风格与特征 | 第259-263页 |
第二节 独立制片中的教育话语 | 第263-293页 |
一、独立电影中的教育影像 | 第264-286页 |
(一) 打破藩篱的影像表达 | 第264-279页 |
(二) 关注底层边缘的教育生活 | 第279-286页 |
二、一种人文思考的教育影像 | 第286-293页 |
第八章 结语 | 第293-302页 |
一、挽救这个时代影像的缺失 | 第293-296页 |
二、影像背后的文化思考 | 第296-299页 |
三、作为历史的影像意义 | 第299-302页 |
附录 | 第302-306页 |
参考文献 | 第306-312页 |
后记 | 第312-3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