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羰基化合物硅腈化反应的文献综述 | 第1-37页 |
1 催化醛的不对称硅腈化反应 | 第8-21页 |
·两齿配体金属配合物的应用 | 第10-15页 |
·三齿配体金属配合物的应用 | 第15-16页 |
·四齿配体金属配合物的应用 | 第16-21页 |
·不确定配位数的手性配体的应用 | 第21页 |
2 催化酮的硅腈化反应——消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21-37页 |
第二章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 第37-39页 |
1 醛的不对称硅腈化反应研究的设计与提出 | 第37-38页 |
2 催化酮的非手性硅腈化反应研究的设计与提出 | 第38-39页 |
第三章 配体的合成 | 第39-41页 |
1 水杨醛衍生物的合成 | 第39页 |
2 手性配体的合成 | 第39-40页 |
3 简单非手性氮氧化合物的合成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58页 |
1 醛的不对称硅腈化反应的研究 | 第41-53页 |
·配体的空间结构对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中心金属及不同配体与金属比例对反应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溶剂对苯甲醛硅腈化反应的影响 | 第44-45页 |
·底物浓度对反应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温度对苯甲醛硅腈化反应的影响 | 第47-48页 |
·醛的不对称硅睛化反应 | 第48-50页 |
·单希夫碱与氢化单希夫碱体系结果比较及机理初步揭示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2 催化酮的非手性硅腈化反应的研究 | 第53-58页 |
·非手性氮氧偶极配体的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反应溶剂对收率的影响 | 第54页 |
·催化剂和TMSCN的用量对收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底物适应性考察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第58-76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58页 |
2 配体原料的合成 | 第58-59页 |
3 氢化单希佛碱的合成 | 第59-64页 |
4 醛的硅腈化反应 | 第64-70页 |
5 简单氮氧化合物的合成 | 第70-71页 |
6 酮的消旋氰醇硅醚的制备 | 第71-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声明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作者简历 | 第83-84页 |
附图 | 第84-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