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6页 |
前言 | 第16-18页 |
第一章 植物试管苗离体生根研究进展 | 第18-33页 |
1.生根机理的研究 | 第18-22页 |
1.1 基因表达和遗传转化 | 第18-20页 |
1.2 内源激素 | 第20-21页 |
1.3 酶活性变化 | 第21-22页 |
2.培养基成分及pH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第22-29页 |
2.1 无机成分 | 第22-23页 |
2.2 有机成分(维生素和氨基酸) | 第23页 |
2.3 生长调节物质 | 第23-26页 |
2.4 糖类 | 第26-27页 |
2.5 琼脂 | 第27页 |
2.6 活性碳 | 第27-28页 |
2.7 酚类物质 | 第28-29页 |
2.8 pH值 | 第29页 |
3.培养条件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 光照 | 第29-30页 |
3.2 温度 | 第30页 |
3.3 湿度 | 第30页 |
3.4 通气 | 第30页 |
4.外植体类型与生根的关系 | 第30-33页 |
4.1 基因型 | 第30-31页 |
4.2 插条生理和发育状态 | 第31-33页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33-46页 |
2.1 研究思路 | 第33页 |
2.2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33-46页 |
第三章 pH,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葡萄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第46-52页 |
3.1 蔗糖浓度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第46-47页 |
3.2 pH值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 琼脂浓度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 培养温度对葡萄试管苗根系发育的影响 | 第49-51页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51-52页 |
第四章 不同光质和光强对葡萄试管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 第52-60页 |
4.1 不同光质对葡萄试管苗根系诱导的影响 | 第53页 |
4.2 不同光质对葡萄试管苗每5d根数增加值的影响 | 第53-55页 |
4.3 不同光质对葡萄试管苗根长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 不同光质对葡萄试管苗根鲜重的影响 | 第56-57页 |
4.5 光照强度对葡萄试管苗根系发育的影响 | 第57-58页 |
4.6 小结与讨论 | 第58-60页 |
第五章 葡萄试管苗生长时期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 | 第60-66页 |
5.1 矢芙罗莎、森田尼无核、藤稔和皇家秋天4种葡萄试管苗生根特性 | 第60页 |
5.2 Cu、Zn、Fe和Ca元素在试管苗继代中含量的变化 | 第60-62页 |
5.3 Mg元素在试管苗继代中含量的变化 | 第62-63页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63-66页 |
第六章 不同葡萄品种试管苗内源有机物质差异及DCP的生物学效应 | 第66-81页 |
6.1 4种葡萄试管苗内源有机物质的测定 | 第66-68页 |
6.2 葡萄试管苗内源有机物质扫描后计算机检索 | 第68-74页 |
6.3 葡萄试管苗内源酯—(DCP)生物学效应鉴定 | 第74-79页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79-81页 |
第七章 葡萄初代和继代试管苗内源IAA、ZRs和ABA激素与生根能力的关系 | 第81-87页 |
7.1 初代和继代葡萄品种试管苗生根特性的观察 | 第82页 |
7.2 初代和继代葡萄品种试管苗的生根与内源IAA含量的变化 | 第82-83页 |
7.3 初代和继代葡萄品种试管苗的生根与内源ZRs含量的变化 | 第83-84页 |
7.4 初代和继代葡萄品种试管苗的生根与内源ABA含量的变化 | 第84-85页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85-87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87-90页 |
8.1 培养微环境对葡萄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第87-88页 |
8.2 葡萄生长周期中Cu、Fe、Zn、Ca和Mg5种金属元素在体内含量的变化 | 第88页 |
8.3 不同生根能力葡萄试管苗内源有机物质的差异及特殊差异物质 | 第88页 |
8.4 不同生根能力葡萄试管苗内源激素ABA、IAA与ZRs的含量变化 | 第88页 |
8.5 全文结论 | 第88-9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90-101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出版专著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