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国际货运代理人的历史沿革 | 第9-16页 |
第一节 国际货运代理人的功能演进 | 第9-13页 |
一、 初期阶段-传统国际货运代理人阶段 | 第10-11页 |
二、 发展阶段-货运代理人转化为“货运中间人” | 第11-12页 |
三、 高度发展阶段-国际货运代理人拓展物流服务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发展 | 第13-16页 |
一、 解放前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情况 | 第14页 |
二、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情况 | 第14页 |
三、 改革开放后国际货运代理发展状况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国际货运代理人的涵义 | 第16-21页 |
第一节 不同的定义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国际货运代理人与无船承运人 | 第18-21页 |
一、 广义国际货运代理人与无船承运人 | 第18-19页 |
二、 狭义国际货运代理人与无船承运人 | 第19-21页 |
(一) 、 承担风险不同 | 第19页 |
(二) 、 与实际承运人关系相异 | 第19页 |
(三) 、 经营收入的来源不同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国际货运代理法律制度 | 第21-45页 |
第一节 两大法系代理法律制度比较 | 第21-24页 |
一、 两种对立的理论基础:区别论与等同论 | 第22页 |
二、 代理关系的划分标准不同 | 第22-23页 |
三、 代理法的渊源不同 | 第23页 |
四、 被代理人身份不公开的代理与间接代理的区别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两大法系国家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地位的比较 | 第24-29页 |
一、 普通法系国家国际货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 | 第24-26页 |
(一) 、 英国法下国际货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 | 第24-26页 |
(二) 、 美国法下国际货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 | 第26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国际货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 | 第26-28页 |
(一) 、 德国法下的国际货运代理制度 | 第27-28页 |
(二) 、 法国法下国际货运代理制度 | 第28页 |
(三) 、 意大利法关于国际货运代理人的规定 | 第28页 |
三、 两大法系关于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规定的比较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国际货运代理人的分类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国际货运代理人诸法律地位的区别 | 第30-41页 |
一、 代理人,还是承运人? | 第30-36页 |
二、 国际货运代理人充当多式联运经营人 | 第36-40页 |
(一) 、 责任制度 | 第36-39页 |
1 、 统一责任制 | 第36-37页 |
2 、 网状责任制 | 第37-38页 |
3 、 修正的责任制 | 第38-39页 |
(二) 、 责任基础 | 第39-40页 |
三、 国际货运代理人充当无船承运人 | 第40页 |
四、 国际货运代理人充当物流经营人 | 第40页 |
五、 作为其他业务合同当事人 | 第40-41页 |
第五节 货运代理提单 | 第41-45页 |
一、 货运代理提单的法律性质 | 第41页 |
二、 货代提单下产生的纠纷 | 第41-43页 |
三、 货代提单的双重代理问题 | 第43-45页 |
第四章 中国法下的国际货运代理人制度 | 第45-65页 |
第一节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法律制度框架 | 第45-47页 |
一、 调整国际货运代理法律关系的法律 | 第45-46页 |
二、 调整国际货运代理法律关系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 第46页 |
三、 调整国际货运代理法律关系的国际公约 | 第46页 |
四、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标准交易条件》 | 第46-47页 |
第二节 中国法律下国际货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对我国现行国际货运代理法律制度的评析 | 第48-65页 |
一、 货运代理合同中出现的纠纷 | 第48-54页 |
(一) 、 货运代理合同的成立 | 第48-50页 |
(二) 、 谁是货运委托人 | 第50-52页 |
(三) 、 货运代理转委托的认定 | 第52-53页 |
(四) 、 对货运代理合同纠纷之中双重代理的认定 | 第53-54页 |
二、 隐名代理制度对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地位的影响 | 第54-58页 |
(一) 、 合同法生效之前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制度 | 第54-56页 |
(二) 、 合同法生效后,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 | 第56-58页 |
三、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 第58-59页 |
(一) 、 管理权限不统一 | 第58页 |
(二) 、 未能明确货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 | 第58-59页 |
(三) 、 未能明确广义货运代理人充当无船承运人签发单证的法律性质 | 第59页 |
四、 标准交易条件 | 第59-65页 |
(一) 、 先进之处 | 第59-62页 |
(二) 、 不足之处 | 第62-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