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论文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研究--构建并完善西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第一章 导论第1-20页
 第一节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10-18页
  一、 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第10-13页
  二、 中小企业信用融资的现实困境及原因第13-17页
  三、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17-18页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对象及重点第18-20页
  一、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8-19页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9页
  三、 本文研究的对象和重点第19-20页
第二章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运作模式第20-29页
 第一节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框架第20-22页
  一、 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依据和原则第20页
  二、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框架构成第20-22页
 第二节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运作模式第22-29页
  一、 运作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第22-23页
  二、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运作模式第23-26页
  三、 信用担保体系中的其他必要组成部分及其运作程序第26-29页
第三章 国内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实践模式的分析第29-37页
 第一节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进展情况第29-30页
 第二节 国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典型实践模式分析第30-34页
  一、 上海模式:各级财政建立共同基金,委托专业机构管理第30-33页
  二、 深圳模式:互助基金委托专业机构代理担保第33页
  三、 集投资与担保为一体的模式第33-34页
 第三节 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作的基本状况第34-37页
  一、 美国的基本情况第34-35页
  二、 日本的基本情况第35页
  三、 欧盟国家的基本情况第35-37页
第四章 西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7-46页
 第一节 、西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现状第37-42页
  一、 西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现状第37-40页
  二、 东部和西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对比分析第40-42页
 第二节 西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第42-46页
  一、 资金数量少并且来源单一,缺少系统有效的资金补偿机制第42-43页
  二、 银行的金融服务和风险共担机制滞后第43页
  三、 西部担保机构体系配套的信用评估和中介服务普遍缺位第43-44页
  四、 担保机构大多与弱势企业相伴第44-46页
第五章 完善和构建西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对策思考第46-64页
 第一节 对完善和构建西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自身的对策思考第46-59页
  一、 构建适合西部特点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框架第46-47页
  二、 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机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第47-48页
  三、 疏通担保资金的来源渠道,建立科学有效的担保资金补偿机制第48-52页
  四、 进一步建立担保机构与协议银行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第52-56页
  五、 进一步加强再担保制度的建设第56-58页
  六、 尽快形成“两个机制、三个网络”的运作体系第58-59页
  七、 进一步拓展西部担保业务的品种和范围第59页
 第二节 对改善西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外部环境的对策思考第59-64页
  一、 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明确在西部担保体系中的位置和角色第59-60页
  二、 改善西部担保体系信用制度环境第60-61页
  三、 积极探索政府出资外的其他担保形式和信誉协同机制第61-63页
  四、 通过担保改善融资条件,积极营造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形成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共同发展良性循环的局面第63-64页
第六章 西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第64-81页
 第一节 重点和难点的提出及其对策思考第64-74页
  一、 风险控制和资信评估是西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第64页
  二、 改善西部担保机构自身风险控制和共担机制的思路和途径第64-68页
  三、 改善西部担保机构对受保企业的风险控制和信用管理的思路和途径第68-71页
  四、 作者对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初步设想第71-74页
 第二节 对前述信用评级指标提出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运用举例第74-81页
  一、 定量指标的计算过程第74-79页
  二、 定性指标的计分方法第79-80页
  三、 综合评价的计分方法和最终评价结果的分级第80-8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81-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语社论语类中人际语法隐喻现象的分析
下一篇:普遍语法,还是非普遍语法?--中国大学生约束理论参数重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