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抗生素概述 | 第10-11页 |
| ·抗生素的应用及危害 | 第10页 |
| ·抗生素废水的产生及危害 | 第10-11页 |
| ·抗生素废水处理的技术现状及进展 | 第11-13页 |
| ·物理法处理抗生素废水 | 第11页 |
| ·化学法处理抗生素废水 | 第11-12页 |
| ·生物法处理抗生素废水 | 第12-13页 |
| ·厌氧颗粒污泥种群结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厌氧污泥的研究 | 第13-14页 |
| ·应用于污泥中微生物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 第14-17页 |
| ·研究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第2章 种群分析PCR-DGGE方法优化研究 | 第19-39页 |
| ·污泥样品 | 第19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19-20页 |
| ·工业化废水处理厌氧污泥DNA提取方法 | 第20-26页 |
| ·文献中污泥总DNA提取方法的试验 | 第20-21页 |
| ·污泥总DNA提取方法的改进和优化 | 第21-26页 |
| ·污泥总DNA样品的PCR扩增 | 第26-29页 |
| ·PCR反应引物 | 第26页 |
| ·PCR反应条件的试验研究 | 第26-28页 |
| ·总DNA的PCR反应过程及结果 | 第28-29页 |
| ·DGGE分析 | 第29-37页 |
| ·DGGE试验步骤 | 第30-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3章 种群多样性的分析 | 第39-44页 |
| ·污泥样品种群分析指标计算 | 第39-41页 |
| ·污泥样品种群结构分析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4章 污泥优势种群密度定量检测 | 第44-59页 |
| ·引物质量对DGGE结果的影响及调整 | 第44页 |
| ·基因工程菌的培养 | 第44页 |
| ·添加基因工程菌 | 第44-45页 |
| ·污泥样品总DNA提取 | 第45-46页 |
| ·总DNA的PCR扩增 | 第46页 |
| ·优势种群所含细胞密度分析 | 第46-49页 |
| ·基因工程菌存在分析 | 第46-47页 |
| ·基因工程菌光密度标准曲线 | 第47-48页 |
| ·处理链霉素废水污泥优势种群细胞密度的确定 | 第48-49页 |
| ·不同处理对象样品污泥优势种群细胞密度的确定 | 第49-56页 |
| ·处理青霉素废水污泥样品优势种群细胞密度的确定 | 第50-51页 |
| ·处理黏菌素废水污泥样品优势种群细胞密度的确定 | 第51-52页 |
| ·处理维生素B_(12)废水污泥样品优势种群细胞密度的确定 | 第52-54页 |
| ·处理生活污水污泥样品优势种群细胞密度的确定 | 第54-56页 |
| ·样品污泥优势种群细胞密度计算结果检验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