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鲁棒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 | 第12-14页 |
·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研究与发展近况 | 第14-21页 |
·控制系统中的不确定性 | 第15页 |
·不确定系统的鲁捧控制 | 第15页 |
·时滞系统的鲁捧控制 | 第15-17页 |
·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捧控制 | 第17-19页 |
·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 | 第19-20页 |
·结束语 | 第20-21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预备知识 | 第22-32页 |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 第22-26页 |
·Lyapunov意义下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 第22-24页 |
·Lyapunov第二方法的主要定理 | 第24-26页 |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表示方法 | 第26-27页 |
·矩阵Schur补引理 | 第27-28页 |
·LMI在控制系统中的几个典型问题 | 第28-29页 |
·H_∞控制理论基础 | 第29-31页 |
·其他的相关引理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性 | 第32-50页 |
·引言 | 第32页 |
·带非线性扰动的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与鲁棒镇定 | 第32-41页 |
·系统描述与引理 | 第33-34页 |
·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 | 第34-36页 |
·系统的鲁棒镇定 | 第36-37页 |
·仿真实例 | 第37-41页 |
·带非线性扰动的不确定时滞系统时滞相关的鲁棒控制 | 第41-49页 |
·系统描述与引理 | 第41-42页 |
·主要结果 | 第42-46页 |
·仿真实例 | 第46-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H_∞鲁棒 | 第50-71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带非线性扰动的不确定时滞系统状态反馈的H_∞鲁棒控制 | 第51-59页 |
·系统描述与引理 | 第51-52页 |
·主要结果 | 第52-57页 |
·仿真实例 | 第57-59页 |
·非线性不确定多时变时滞系统的H_∞鲁棒控制器设计 | 第59-70页 |
·系统描述与引理 | 第59-61页 |
·鲁棒H_∞控制器的设计 | 第61-68页 |
·仿真实例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1-73页 |
·总结 | 第71页 |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LMI工具箱介绍 | 第77-8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