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 ·海上溢油污染的概况 | 第9-10页 |
| ·溢油行为归宿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研究必要性及意义 | 第12-14页 |
| ·茂名海域自然情况分析 | 第12-14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6页 |
| 第2章 溢油在水环境中行为归宿及物性概况 | 第16-24页 |
| ·溢油风化过程 | 第17-22页 |
| ·蒸发和乳化过程 | 第17页 |
| ·溶解过程 | 第17-18页 |
| ·分散过程 | 第18-19页 |
| ·沉降过程 | 第19-20页 |
| ·光氧化过程 | 第20页 |
| ·生物降解 | 第20-22页 |
| ·溢油行为过程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 ·内因——石油的组成和性质 | 第22页 |
| ·外因 | 第22-24页 |
| 第3章 海域三维溢油漂移轨迹与归宿模型——“油粒子”模型 | 第24-36页 |
| ·“油粒子”模型概述 | 第24-25页 |
| ·海域溢油“油粒子”扩展模型 | 第25-27页 |
| ·扩展时间的确定 | 第25-26页 |
| ·油膜扩展面积的计算 | 第26-27页 |
| ·海域溢油“油粒子”漂移模型 | 第27-29页 |
| ·风场 | 第27-28页 |
| ·潮流场 | 第28页 |
| ·海域溢油漂移扩散过程计算 | 第28-29页 |
| ·海域溢油归宿模型 | 第29-35页 |
| ·溢油蒸发模块 | 第29-30页 |
| ·溢油乳化模块 | 第30-32页 |
| ·溢油溶解模块 | 第32-33页 |
| ·溢油上岸模块 | 第33-34页 |
| ·物理性质模块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河口潮流数学模型 | 第36-49页 |
| ·河口简介 | 第36-40页 |
| ·河口的水流特征 | 第36-37页 |
| ·河口区潮汐现象 | 第37-38页 |
| ·河口的分类 | 第38-40页 |
| ·河口二维潮流数学模型 | 第40-48页 |
| ·河口潮流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 第40-41页 |
| ·σ坐标变换和变网格有限元方法 | 第41-42页 |
| ·理论模式 | 第42-44页 |
| ·有限元离散 | 第44-47页 |
| ·求解过程及网格的更新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预测模型在茂名海域的应用 | 第49-59页 |
| ·预测系统 | 第49-55页 |
| ·预测系统的设计 | 第51-52页 |
| ·算法的选择及计算流程 | 第52-54页 |
| ·预测模型微机化 | 第54-55页 |
| ·计算实例 | 第55-58页 |
| ·溢油事故的模拟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今后工作展望 | 第59-61页 |
| ·全文总结 | 第59-60页 |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