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6页 |
·植物转基因技术 | 第14-19页 |
·植物基因转化体系 | 第14-17页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植物基因转化 | 第17-18页 |
·外源基因在转化体中的遗传学行为 | 第18-19页 |
·油菜的基因转化研究 | 第19-22页 |
·油菜基因转化方法 | 第19-21页 |
·外源基因在转化油菜植株中的遗传表达 | 第21-22页 |
·遗传转化在油菜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第22-29页 |
·菜籽的品质改良 | 第22-24页 |
·油菜抗逆性遗传改良 | 第24-27页 |
·油菜雄性不育的遗传改良 | 第27-28页 |
·利用转基因油菜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成分和药用产品 | 第28页 |
·油菜的抗衰老遗传改良 | 第28-29页 |
·转基因油菜的生态安全性评价 | 第29-30页 |
·血红蛋白 | 第30-34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生理功能 | 第30-31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表达 | 第31-33页 |
·具有两个结构域的血红蛋白-黄素血红蛋白(FHP) | 第33-34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4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4-3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技术路线 | 第35-36页 |
第二章 一个新的甘蓝型油菜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36-5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7-44页 |
·植物材料 | 第37页 |
·菌种与试剂 | 第37页 |
·农杆菌与植物培养基 | 第37-3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8-39页 |
·实验所用的培养基 | 第39-40页 |
·不同浓度的6-BA与NAA对宁油12号子叶节外植体芽再生的影响 | 第40页 |
·不同农杆菌菌液浓度与侵染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0页 |
·不同浓度的乙酰丁香酮与silwet L77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0页 |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40-44页 |
·GFP基因在油菜植株中的表达 | 第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6-BA与NAA对子叶节发育成绿色小植株的影响 | 第44-45页 |
·农杆菌浓度与侵染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乙酰丁香酮与silwet L77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46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46-47页 |
·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 blotting检测 | 第47-48页 |
·GFP基因在转基因油菜中的表达 | 第48页 |
·讨论 | 第48-49页 |
·本章总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SLR2097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50-5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0-52页 |
·微生物材料 | 第50页 |
·试剂及酶 | 第50页 |
·蓝细菌SLR2097基因的克隆 | 第50-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SLR2097基因的克隆 | 第52页 |
·蓝细菌SLR2097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52-53页 |
·蓝细菌与其它几种生物的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 | 第53-56页 |
·蓝细菌的血红蛋白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 | 第56-57页 |
·本章总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蓝细菌SLR2097基因向油菜中的转化与表达 | 第58-7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8-65页 |
·菌种、载体和试剂 | 第58-59页 |
·基本溶液的配制 | 第59-6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0页 |
·SDS-碱裂解法小量抽提质粒DNA | 第60-61页 |
·大肠杆菌热击感受态的制备 | 第61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热击转化 | 第61-62页 |
·元表达载体pCAMBIA1300-CaMV35S的构建 | 第62页 |
·pCAMBIA1300-CaMV35S-SLR2097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2-63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63页 |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感受态细胞 | 第63-64页 |
·阳性克隆的鉴定和保存 | 第64页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油菜转化 | 第64-65页 |
·转基因油菜的PCR鉴定 | 第6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5-69页 |
·pCAMBIA1300-CaMV35S-SLR2097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5-66页 |
·重组质粒pCAMBIA1300-CaMV35S的酶切鉴定 | 第66页 |
·重组质粒pCAMBIA1300-CaMV35S-SLR2097的酶切鉴定 | 第66-67页 |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的PCR鉴定 | 第67-68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 第68-69页 |
·蓝细菌SLR2097基因对油菜的影响 | 第69页 |
·讨论 | 第69-70页 |
·本章总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主要工作总结 | 第71页 |
·工作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80-81页 |
参加课题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