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导向设计的人性化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页 |
| ·研究的社会背景 | 第4页 |
| ·研究的动机与意义 | 第4页 |
| ·研究的现状与目的 | 第4-5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5-7页 |
| 第二章 导向设计概述 | 第7-12页 |
| ·导向设计的概念界定 | 第7页 |
| ·狭义 | 第7页 |
| ·广义 | 第7页 |
| ·导向设计学术分类 | 第7-8页 |
| ·人文科学与符号学 | 第7页 |
| ·符号学与设计学 | 第7-8页 |
| ·设计学与导向设计学 | 第8页 |
| ·导向设计的社会价值 | 第8页 |
| ·导向设计的发展历史 | 第8-12页 |
| ·远古图形的导向雏形 | 第8-9页 |
| ·远古文字的导向雏形 | 第9页 |
| ·导向设计的近代发展 | 第9-12页 |
| 第三章 城市中的导向设计 | 第12-15页 |
| ·城市导向设计的功能 | 第12页 |
| ·城市导向设计的主要分类和形式 | 第12-15页 |
| ·城市导向设计的主要分类 | 第12-13页 |
| ·城市导向设计的主要形式 | 第13-15页 |
| 第四章 城市导向设计中的人性化规律研究 | 第15-33页 |
| ·人性化设计的概念 | 第15页 |
| ·人性化设计的发展历史 | 第15-18页 |
| ·前工业社会阶段 | 第15-16页 |
| ·工业社会阶段 | 第16-18页 |
| ·后工业社会阶段 | 第18页 |
| ·福利先进国的导向设计人性化应用状况 | 第18-26页 |
| ·城市街道的向导 | 第19-20页 |
| ·车与人的通行 | 第20-22页 |
| ·交通枢纽设施 | 第22-24页 |
| ·针对弱势群体的导向 | 第24-26页 |
| ·紧急状况下的疏散与通报 | 第26页 |
| ·城市导向设计的人性化规律研究 | 第26-33页 |
| ·生理因素的人性化规律 | 第26-29页 |
| ·心理因素的人性化规律 | 第29-30页 |
| ·物理因素的人性化规律 | 第30-31页 |
| ·文化因素的人性化规律 | 第31-33页 |
| 第五章 导向设计中人性化的设计实践 | 第33-38页 |
| ·广州地铁导向设计的“非人性化”现象 | 第33-34页 |
| ·公共设置不够人性化 | 第33页 |
| ·针对弱势群体的导向不够人性化 | 第33页 |
| ·对地铁站周边环境导向信息不足 | 第33-34页 |
| ·站内广告信息繁多 | 第34页 |
| ·站内导向信息不利于理解 | 第34页 |
| ·广州地铁二号线鹭江站导向设计人性化的设计实践 | 第34-38页 |
| ·针对生理因素的设计应用 | 第34-36页 |
| ·针对心理因素的设计应用 | 第36页 |
| ·针对物理因素的设计应用 | 第36页 |
| ·导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36-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 (附件)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清单 | 第41页 |
| (附件)在学期间完成的工程项目清单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