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合资企业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选题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意义 | 第9-12页 |
·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 | 第9-10页 |
·中国合资企业的发展 | 第10-11页 |
·合资企业有利于中国经济建设的方面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创新 | 第12-16页 |
·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8页 |
·企业合资的概念 | 第16-18页 |
·合资及合资企业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中外合资企业的特点 | 第17-18页 |
·合资企业的理论研究 | 第18-24页 |
·资源战略方向 | 第18-20页 |
·冲突管理 | 第20-22页 |
·协同效应 | 第22-23页 |
·其他有关合资企业的文献 | 第23-24页 |
·企业演化理论 | 第24-27页 |
·演化理论(Evolution Theory)的概念 | 第24页 |
·演化经济学 | 第24-25页 |
·企业生态论 | 第25-26页 |
·企业进化论 | 第26页 |
·企业演化理论的观点综述 | 第26-27页 |
·现有文献的评述 | 第27-28页 |
3 深圳通用精细有机硅有限公司的融合演化过程分析 | 第28-52页 |
·背景介绍 | 第28-30页 |
·通用公司的融合过程 | 第30-33页 |
·2002年9月到2003年年底 | 第30-32页 |
·2004年年初到2005年年底 | 第32页 |
·2006年年初至2007年5月 | 第32-33页 |
·影响通用公司融合过程的主要因素 | 第33-46页 |
·公司没有出现显性的强文化来促进融合 | 第34-36页 |
·合资企业激励机制 | 第36-37页 |
·行业发展对合资公司的影响 | 第37-38页 |
·合资企业内的良好的学习能力 | 第38-39页 |
·做事方式改变的影响 | 第39-40页 |
·外方母公司对合资公司的信任和给予的自由度 | 第40-42页 |
·公司关键人物的影响 | 第42-44页 |
·公司管理能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公司产品的影响 | 第45-46页 |
·融合方式与结果 | 第46-49页 |
·自然融合与强制融合 | 第46-48页 |
·物理融合与化学融合 | 第48页 |
·融合方式 | 第48-49页 |
·案例小结 | 第49-52页 |
4 基于演化视角的合资融合过程模型的建立 | 第52-66页 |
·企业合资前后状态的演化过程 | 第52-55页 |
·合资后的评估 | 第52-53页 |
·企业状态的衡量 | 第53-55页 |
·理论模型的提出 | 第55页 |
·影响企业合资融合过程的主要因素 | 第55-63页 |
·企业文化对合资公司融合的影响 | 第55-57页 |
·组织的激励机制对合资企业融合的影响 | 第57-58页 |
·行业发展前景因素 | 第58页 |
·企业员工自身的学习能力 | 第58-59页 |
·员工做事方式的改变 | 第59页 |
·母公司对合资企业的信任 | 第59-60页 |
·企业中关键人物的影响 | 第60-61页 |
·企业中经营管理能力的影响 | 第61页 |
·企业中产品的影响 | 第61-62页 |
·影响因素与融合方式 | 第62-63页 |
·验证方法与方案设计 | 第63-66页 |
·合资企业问卷 | 第63-64页 |
·确定权重 | 第64页 |
·合资企业融合状态评价 | 第64-66页 |
5 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 第66-74页 |
·问卷调查过程 | 第66-67页 |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67-74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67-68页 |
·效度与信度分析 | 第68-69页 |
·数据的验证分析 | 第69-72页 |
·假设验证结果 | 第72页 |
·优化的评价体系模型 | 第72-7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研究结论 | 第74页 |
·研究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1 调查问卷 | 第80-82页 |
附录2 调查问卷 | 第82-85页 |
附录3 参加问卷调查的公司 | 第85-86页 |
附录4 调查问卷的原始数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