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公司价值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创新观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有关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第三章 债务融资与公司价值的相关理论 | 第14-28页 |
·债务融资的定义 | 第14-23页 |
·定义 | 第14页 |
·债务融资的理论基础 | 第14-23页 |
(1) 传统财务理论的启示 | 第14-15页 |
(2) 代理成本理论的启示 | 第15-18页 |
(3) 信号传递理论的启示 | 第18-19页 |
(4) 产业组织理论的启示 | 第19-20页 |
(5) 企业控制权争夺的启示 | 第20-23页 |
·公司价值的概论 | 第23-28页 |
·公司的涵义与特征 | 第24-25页 |
·公司价值理论 | 第25-26页 |
·公司价值相关理论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 第28-38页 |
·现状描述 | 第28-34页 |
·理论分析 | 第34-38页 |
第五章 关于债务融资与公司价值的实证分析 | 第38-45页 |
·现有实证分析结果 | 第38页 |
·样本筛选 | 第38页 |
·研究方法 | 第38-41页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第六章 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建议 | 第45-48页 |
·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保护债权人权益 | 第45页 |
·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 第45-46页 |
·加强抑制股权融资偏好 | 第46页 |
·建立完善的商业信用体系和偿债保障机制 | 第46页 |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打造独立的债权主体 | 第46-47页 |
·允许银行对企业进行战略性持股,完善主办银行制度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