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7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国际背景 | 第10页 |
·国内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早期的金融监管理论 | 第11-12页 |
·现代金融监管理论 | 第12-13页 |
·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和转型经济国家的金融监管理论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金融监管的理论概述 | 第17-26页 |
·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金融监管 | 第17页 |
·开放条件与金融开放 | 第17页 |
·金融全球化、金融国际化与金融一体化 | 第17页 |
·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 | 第17-18页 |
·基础理论 | 第18-20页 |
·公共利益论 | 第18页 |
·金融脆弱说理论 | 第18-19页 |
·金融自由化理论 | 第19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20页 |
·派生理论 | 第20-24页 |
·金融体系的效应理论 | 第20-21页 |
·金融管制失灵理论 | 第21-22页 |
·金融监管的成本、管制的边界 | 第22-24页 |
·金融监管理论的启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开放条件下金融监管面临的新形势 | 第26-36页 |
·开放条件下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 | 第26-31页 |
·金融一体化与全球化趋势 | 第26页 |
·证券化趋势 | 第26-28页 |
·金融综合经营与集团化趋势 | 第28-30页 |
·金融服务网络化趋势 | 第30-31页 |
·开放条件下金融监管的新特点 | 第31-35页 |
·金融监管主体复杂化 | 第31页 |
·金融监管内容多样化 | 第31-32页 |
·金融监管方式间接化 | 第32-34页 |
·金融监管范围国际化 | 第34页 |
·金融监管体制模式综合化 | 第34-35页 |
·开放条件下对金融监管的新要求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开放条件下金融监管体制的比较研究 | 第36-47页 |
·金融监管体制的含义及模式 | 第36-37页 |
·金融监管体制的含义 | 第36页 |
·金融监管体制的模式 | 第36-37页 |
·国外金融监管体制比较 | 第37-44页 |
·美国的融监管体制 | 第37-39页 |
·英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 第39-40页 |
·日本的金融监管体制 | 第40-41页 |
·韩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 第41-42页 |
·北欧三国:挪威、丹麦和瑞典金融监管体制 | 第42-44页 |
·比较与综述 | 第44-47页 |
第五章 我国在开放条件下的金融监管特点分析 | 第47-59页 |
·我国金融监管的历史回顾 | 第47-49页 |
·非现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1948-1978 年) | 第47页 |
·以央行为主的金融监管(1978-1992 年) | 第47页 |
·分业监管时期(1992 年-) | 第47-48页 |
·金融监管发展的特点 | 第48-49页 |
·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 | 第49-51页 |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 | 第49页 |
·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模式的选择 | 第49-51页 |
·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风险因素分析 | 第51-55页 |
·金融全球化成为我国金融体系动荡主要原因 | 第52-53页 |
·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风险 | 第53-55页 |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55-59页 |
·法律体系不完备 | 第55-56页 |
·分业监管体制存在缺陷 | 第56页 |
·农村金融监管薄弱 | 第56-57页 |
·网络金融业务监管水平滞后 | 第57-59页 |
第六章 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监管创新的构想 | 第59-74页 |
·完善法律体系,为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 第59-61页 |
·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监管立法的目标定位 | 第59-61页 |
·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亟待完善与细化 | 第61页 |
·构建统一的监管体制,适应金融业集团化发展趋势 | 第61-66页 |
·提高网络金融监管技术水平,构建安全金融服务网络 | 第66-68页 |
·提高农村金融监管水平,支持我国新农村建设 | 第68-70页 |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适应金融业全球化发展 | 第70-74页 |
·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必要性 | 第70页 |
·金融监管国际协作与合作的主要机构及存在的不足 | 第70-72页 |
·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是各国的共同选择 | 第72-7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