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西方有关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情况 | 第10-11页 |
·国内有关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情况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一般理论 | 第13-17页 |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内涵 | 第13-14页 |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必要性分析 | 第14-17页 |
3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运行现状分析 | 第17-28页 |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现有类型 | 第17-20页 |
·税收返还 | 第18页 |
·一般财力转移支付 | 第18-19页 |
·特殊转移支付 | 第19-20页 |
·体制补助(上解) | 第20页 |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运行及现状分析 | 第20-21页 |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 第21-28页 |
·政府间转移支付种类多且结构不合理 | 第21-22页 |
·税收返还不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 第22-23页 |
·政府间财权事权划分不清晰,转移支付的效率低下 | 第23-24页 |
·采取单一纵向转移支付不利于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 第24-26页 |
·政府间转移支付缺乏法律规范和监管机制的制约 | 第26-27页 |
·特殊转移支付不规范 | 第27-28页 |
4 完善我国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路 | 第28-37页 |
·尽快为完善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打造一把“尚方宝剑” | 第28-29页 |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式,规模和结构的选择 | 第29-32页 |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式的选择 | 第29-30页 |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规模的选择 | 第30-31页 |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结构的选择 | 第31-32页 |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主要框架的选择,及具体方案的设计 | 第32-35页 |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主要框架的选择 | 第32-34页 |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方案设计 | 第34-35页 |
·建立我国完善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配套措施 | 第35-37页 |
·建立独立的和权威性的政府间转移支付机构 | 第35页 |
·建立转移支付的监督和效果考评机制 | 第35-36页 |
·建立优化的地方税制结构,增强地方财权的自给度 | 第36-37页 |
后记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
详细摘要 | 第4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