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鹿和狍的冬季生境选择与捕食风险下马鹿的家域利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7-15页 |
·马鹿和狍的研究现状 | 第7-13页 |
·国内马鹿和狍的研究现状 | 第7-9页 |
·国外马鹿和狍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内外研究的异同 | 第12-1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5-21页 |
·地理位置 | 第15-16页 |
·气候 | 第16页 |
·河流水系 | 第16-17页 |
·土壤 | 第17页 |
·植被 | 第17-18页 |
·植被概况 | 第17-18页 |
·植被类型 | 第18页 |
·野生动物 | 第18-21页 |
·哺乳动物 | 第18-19页 |
·鸟类 | 第19页 |
·两栖爬行动物 | 第19页 |
·昆虫 | 第19-21页 |
3 马鹿和狍冬季生境利用比较 | 第21-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马鹿和狍冬季生境选择 | 第21-22页 |
·马鹿和狍的冬季数量调查 | 第22页 |
·研究结果 | 第22-24页 |
·马鹿和狍的绝对密度 | 第23页 |
·微生境尺度下的植被特征 | 第23页 |
·马鹿与狍的移动生境选择 | 第23-24页 |
·马鹿和狍斑块尺度卧息生境选择 | 第24页 |
·讨论 | 第24-29页 |
·马鹿和狍的密度比较 | 第25页 |
·植被斑块和植被微生境特征 | 第25页 |
·影响马鹿生境选择的因素 | 第25-26页 |
·狍的生境选择特点 | 第26-27页 |
·马鹿和狍生境选择的差异 | 第27-29页 |
4 狼和猞猁对马鹿和狍的捕食 | 第29-3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调查样线设置 | 第29-30页 |
·样本归属确定 | 第30页 |
·食性分析方法 | 第30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0-31页 |
·研究结果 | 第31-35页 |
·狼和猞猁的数量及分布 | 第31-32页 |
·狼的季节性食物构成 | 第32-33页 |
·猞猁的季节性食物构成 | 第33-34页 |
·狼和猞猁的食物构成差异 | 第34页 |
·狼和猞猁对家畜的捕食调查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9页 |
·保护区内狼和猞猁的种群 | 第35页 |
·狼和猞猁食性的异同 | 第35-37页 |
·狼和猞猁的食物生态位存在分离 | 第37-38页 |
·狼和猞猁对马鹿和狍的捕食压力 | 第38页 |
·狼和猞猁对家畜的捕食 | 第38-39页 |
5 狼和猞猁对马鹿家域大小的影响 | 第39-49页 |
·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 第39页 |
·家域大小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研究结果 | 第40-48页 |
·狼和猞猁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40页 |
·马鹿季节性家域大小 | 第40-45页 |
·狼和猞猁对马鹿空间利用的影响 | 第45-47页 |
·雄性马鹿的迁出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49页 |
6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个人简介 | 第59-61页 |
导师简介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