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川金丝猴投食群的社会行为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引言 | 第9-17页 |
·川金丝猴的社群结构及行为的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川金丝猴的社群结构 | 第9-10页 |
·川金丝猴的行为学研究 | 第10-15页 |
·人工投食的实现 | 第15页 |
·陕西周至自然保护区对川金丝猴进行人工投食 | 第15页 |
·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对川金丝猴的人工补食 | 第15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2.研究地概况、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17-25页 |
·研究地概况 | 第17-19页 |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气候特征 | 第17-18页 |
·土壤类型 | 第18页 |
·水文特征 | 第18页 |
·植被类型 | 第18-19页 |
·动物资源 | 第19页 |
·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个体识别方法 | 第20页 |
·行为的定义 | 第20-23页 |
·行为的取样及记录方法 | 第23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3-25页 |
3.结果 | 第25-41页 |
·投食群社会单元组成变动 | 第25-26页 |
·攻击行为在维持社会等级中的作用 | 第26-28页 |
·友好行为在社会和谐中的功能 | 第28-30页 |
·交配行为在种群发展中的作用 | 第30-36页 |
·交配行为发生前的邀配行为 | 第30-35页 |
·交配行为的持续时间及成功率 | 第35-36页 |
·育幼行为在保证幼体成活率中的作用 | 第36-41页 |
·育幼行为的发生频率 | 第36-37页 |
·育幼行为在幼猴各个月龄段发生的次数 | 第37-41页 |
4.讨论 | 第41-49页 |
·人工投食对川金丝猴社会行为的影响 | 第41页 |
·攻击行为在维持等级制中的作用 | 第41-43页 |
·友好行为的和谐机制 | 第43-44页 |
·交配行为对种群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44-47页 |
·育幼行为对幼体成活率的影响 | 第47-49页 |
5.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59页 |
导师简介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