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4页 |
·写作背景及目的 | 第14-19页 |
·写作背景 | 第14-17页 |
·论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写作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的有关说明 | 第19-27页 |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关系 | 第19-20页 |
·股票期权激励的适用范围 | 第20-21页 |
·股票期权激励的授予对象:上市公司的高管 | 第21-23页 |
·股票期权激励不等同于股权激励 | 第23-25页 |
·股票期权激励的目标及其有效性的界定 | 第25-27页 |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27-31页 |
·研究基本思路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8-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创新点和研究难点、不足之处 | 第31-34页 |
·创新点 | 第31-32页 |
·研究难点和不足之处 | 第32-34页 |
第2章 文献回顾 | 第34-56页 |
·股权激励的一般性理论基础 | 第34-40页 |
·传统的委托一代理理论 | 第34-37页 |
·剩余索取权理论 | 第37-39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39-40页 |
·国外股票期权激励的研究文献回顾 | 第40-50页 |
·薪酬激励中加入股票期权激励作为凸性激励的必要性 | 第40-43页 |
·股票期权激励与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研究 | 第43-44页 |
·股票期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关系的研究 | 第44-46页 |
·股票期权激励有效性的研究 | 第46-47页 |
·股票期权激励失效原因的研究 | 第47-50页 |
·我国学者对股票期权激励的研究文献 | 第50-54页 |
·我国学者关于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方面的研究 | 第50-52页 |
·我国学者关于股票期权激励方面的研究 | 第52-54页 |
·简要评述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4-56页 |
·简要评述 | 第54页 |
·本论文中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4-56页 |
第3章 上市公司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 第56-89页 |
·资本市场有效性与股票期权激励有效性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56-62页 |
·效率市场假说及资本市场效率分类 | 第56-59页 |
·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9-60页 |
·股价业绩指标与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 | 第60-62页 |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特性及价值计量分析 | 第62-72页 |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特性及价值构成 | 第62-64页 |
·经理人股票期权价值的计量 | 第64-68页 |
·股价的对数正态分布与股票期权的贴水 | 第68-70页 |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脆弱性及影响 | 第70-72页 |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与公司治理机制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72-83页 |
·不同股权结构下的代理问题分析与股权激励的必要性 | 第72-75页 |
·董事会治理机制有效性与经理人激励 | 第75-77页 |
·独立董事、薪酬委员会与经理人薪酬激励 | 第77-80页 |
·经理人市场治理机制与经理人激励 | 第80-81页 |
·公司控制权市场治理机制与经理人激励 | 第81-82页 |
·声誉机制与经理人薪酬激励 | 第82页 |
·产品市场治理机制与经理人薪酬激励 | 第82-83页 |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不稳定的特性及其对有效性的影响 | 第83-87页 |
·从股票期权脆弱性到公司、经理人“管理激励” | 第83-84页 |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不稳定性的成因及其影响 | 第84-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4章 美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 第89-110页 |
·美国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股票期权激励的发展情况 | 第89-95页 |
·美国20 世纪90 年代股票期权激励快速发展的原因 | 第89-92页 |
·对21 世纪后股票期权激励下降趋势的解释 | 第92-95页 |
·美国经理人股票期权脆弱性的实证研究 | 第95-99页 |
·研究数据及激励强度衡量方法的说明 | 第95-96页 |
·美国经理人股票期权脆弱性的实证分析 | 第96-99页 |
·美国公司及经理人管理股票期权激励的实证经验研究 | 第99-109页 |
·研究假设及研究样本分组 | 第99-100页 |
·激励强度对股票回报率变化的回归分析 | 第100-103页 |
·公司及经理人管理股票期权脆弱性 | 第103-106页 |
·公司和经理人“管理激励”机制的实证分析 | 第106-108页 |
·美国股票期权脆弱性及“管理激励”实证研究的启示 | 第108-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5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有效性研究 | 第110-141页 |
·2006 年以后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条件分析 | 第110-121页 |
·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有利条件分析 | 第110-115页 |
·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有效性的不利条件分析 | 第115-121页 |
·2006 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发展状况 | 第121-132页 |
·2006 以来规范性股票期权激励的实践状况 | 第121-127页 |
·股票期权激励在公司业绩方面激励效果的实证分析 | 第127-132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 第132-139页 |
·已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公司的期权价值状态的分析 | 第132-134页 |
·股票期权激励强度对股票回报率变动的回归分析 | 第134-136页 |
·经理人股票期权总价值对股票回报率变动的回归分析 | 第136-139页 |
·本章小结 | 第139-141页 |
第6章 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 第141-159页 |
·防范不稳定性的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的设计 | 第141-146页 |
·经理人风险态度的异质性和股权薪酬方案的多样性 | 第141-142页 |
·将主观业绩指标和客观业绩指标适度结合考核经理人业绩 | 第142页 |
·相对业绩指标与指数化、附加业绩条件型股票期权的应用 | 第142-146页 |
·在股票市场波动率较大时的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第146页 |
·加强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建设 | 第146-153页 |
·美国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监管的经验介绍 | 第146-147页 |
·加强对我国对上市公司及高管行为的监管和违规处罚 | 第147-149页 |
·增强股权薪酬信息的透明度和股东参与决策的能力 | 第149-150页 |
·重视股权激励上市公司合规性监管以防止股权激励的负面作用 | 第150-153页 |
·严格规范市场中介机构在股权激励机制运行中的作用 | 第153页 |
·提高股票市场有效性方面的其他措施 | 第153页 |
·加强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 | 第153-157页 |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基础 | 第154页 |
·重点加强董事会治理机制和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 | 第154-156页 |
·改善监事会的职能 | 第156页 |
·完善公司治理的外部治理机制 | 第156-157页 |
·本章小结 | 第157-159页 |
第7章 结论建议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159-163页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159-161页 |
·建议措施 | 第161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161-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7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论著 | 第173-174页 |
致谢 | 第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