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的目的□视角和假说 | 第17-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研究视角 | 第18-19页 |
·研究假说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数据来源 | 第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4-50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30页 |
·金融资源 | 第24-27页 |
·区域、区域金融 | 第27-29页 |
·金融一体化 | 第29-30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30-48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30-3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35-48页 |
·对已有文献研究的述评 | 第48-50页 |
第三章 国外金融一体化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 第50-57页 |
·欧盟金融一体化的实践及经验借鉴 | 第50-54页 |
·欧盟金融一体化的实践 | 第50-52页 |
·欧洲金融一体化的驱动因素 | 第52-53页 |
·欧盟金融一体化对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借鉴作用 | 第53-54页 |
·北美自由贸易区金融一体化的实践及经验借鉴 | 第54-57页 |
·北美自由贸易区金融一体化的实践 | 第54-55页 |
·北美自由贸易区金融一体化的实践对长三角的借鉴作用 | 第55-57页 |
第四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57-67页 |
·金融资源流动的理论模型 | 第57-60页 |
·金融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第60-66页 |
·共同市场理论 | 第60-63页 |
·最优货币区理论 | 第63-65页 |
·金融控制理论 | 第65-66页 |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66-67页 |
第五章 长三角金融资源分布及流动现状 | 第67-81页 |
·长三角两省一市金融资源分布的差异 | 第67-74页 |
·存款资源分布差异 | 第68-69页 |
·贷款资源分布差异 | 第69-70页 |
·上市公司分布差异 | 第70-72页 |
·外商直接投资差异 | 第72-74页 |
·长三角金融资源流动的渠道和现状分析 | 第74-81页 |
·企业跨区投资 | 第74-76页 |
·政府跨区投资——对财政资金的争夺 | 第76-78页 |
·银行跨地区的借贷 | 第78-80页 |
·跨地区的股票和债券市场融资 | 第80-81页 |
第六章 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内在机理 | 第81-95页 |
·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必要性分析 | 第82-86页 |
·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要求 | 第82-83页 |
·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的要求 | 第83-85页 |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 第85-86页 |
·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可能性分析 | 第86-94页 |
·空间零距离降低了交易成本,便于金融跨区服务 | 第86-87页 |
·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是形成金融一体化的基础 | 第87-89页 |
·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和对外部冲击的适应性 | 第89-91页 |
·金融发展水平的梯度性内生金融一体化发展 | 第91-94页 |
·小结 | 第94-95页 |
第七章 长三角金融一体化考察——基于信贷资金价格的分析 | 第95-107页 |
·衡量金融一体化的方法介绍及价格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95-98页 |
·衡量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方法介绍 | 第95-96页 |
·金融一体化的价格测量法 | 第96-97页 |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与价格法的适用性 | 第97-98页 |
·长三角金融一体化考察——基于长三角信贷资金价格的分析 | 第98-105页 |
·国际上对区域利率差异的研究 | 第98-99页 |
·长三角三地(江苏、浙江、上海)资金价格的比较 | 第99-105页 |
·简短结论 | 第105-107页 |
第八章 长三角金融一体化考察——基于银行存贷款相关性研究 | 第107-122页 |
·FH 方法介绍 | 第107-108页 |
·长三角银行存贷款相关性研究 | 第108-116页 |
·银行存贷款变化的趋势分析 | 第109-111页 |
·银行存贷款相关性分析 | 第111-112页 |
·考虑分税制和地方政府因素的进一步实证分析 | 第112-114页 |
·对实证结果的解释 | 第114-116页 |
·对存款贷款高相关性的另外一个解释——偏好家乡的资产组合 | 第116-120页 |
·国外的实证研究 | 第116-117页 |
·家乡信息优势模型 | 第117-120页 |
·存款贷款相关性的一个解释 | 第120页 |
·简短结论 | 第120-122页 |
第九章 长三角金融一体化障碍原因的进一步分析 | 第122-139页 |
·地方政府竞争导致对金融的分割 | 第122-129页 |
·地方政府竞争的原因 | 第123页 |
·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 | 第123-125页 |
·地方政府竞争的一个产物——金融控制和金融分割 | 第125-127页 |
·地方政府的博弈——无约束下的非合作博弈均衡 | 第127-129页 |
·银行现有的管理体制阻碍资金流动 | 第129-131页 |
·大区行政管理体制阻碍资金跨省流动 | 第129-130页 |
·商业银行的垂直管理体制阻碍资金流动 | 第130页 |
·信用体系建设滞后阻碍信贷资金流动 | 第130-131页 |
·商业银行对参与金融一体化的态度谨慎 | 第131-136页 |
·商业银行参与金融一体化的案例分析 | 第131-133页 |
·商业银行参与金融一体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133-136页 |
·区域合作制度的缺失是阻碍金融一体化的制度原因 | 第136-139页 |
·对制度的理解 | 第136页 |
·区域合作制度的基本特点 | 第136-137页 |
·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制度的基本特点 | 第137-139页 |
第十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139-145页 |
·简要研究结论 | 第139-140页 |
·推动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140-145页 |
·地方政府放松对金融的干预,变控制金融为服务金融 | 第140-141页 |
·改变银行监管模式 | 第141-142页 |
·建立和强化区域合作制度 | 第142-144页 |
·以金融创新促进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发展 | 第14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3-154页 |
致谢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