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意象集》Ⅱ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序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意象集》Ⅱ的创作背景 | 第9-15页 |
一、象征主义诗歌和印象主义绘画的繁荣 | 第9-11页 |
二、法国古钢琴派的影响 | 第11-13页 |
1.创作体裁相似 | 第12页 |
2.创作内容相近 | 第12页 |
3.音乐风格近似 | 第12-13页 |
三、加麦兰音乐的启发 | 第13-15页 |
1.声部特征类似 | 第13-14页 |
2.旋律特征相似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意象集》Ⅱ的音乐语汇 | 第15-25页 |
一、调式调性 | 第15-17页 |
1.五声音阶的运用 | 第15-16页 |
2.全音阶的使用 | 第16-17页 |
二、节奏 | 第17-20页 |
三、和声 | 第20-22页 |
1.平行进行的广泛使用 | 第21页 |
2.对比手法的多样化 | 第21-22页 |
四、音乐结构 | 第22-25页 |
第三章 《意象集》Ⅱ的风格特征 | 第25-31页 |
一、标题与音乐术语的暗示性 | 第25-26页 |
二、诗歌性与绘画性 | 第26-28页 |
1.诗歌性 | 第27页 |
2.绘画性 | 第27-28页 |
三、音乐的东方色彩 | 第28-31页 |
第四章 《意象集》Ⅱ的演奏诠释 | 第31-53页 |
一、力度 | 第31-38页 |
1.强弱标记 | 第31-35页 |
2.重音记号 | 第35-38页 |
二、触键 | 第38-44页 |
1."抚摸式"的触键 | 第39-42页 |
2.多层次的触键 | 第42-44页 |
三、踏板 | 第44-53页 |
1.延音踏板 | 第45-50页 |
2.弱音踏板 | 第50-51页 |
3.持续音踏板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