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琴行钢琴教育形成的背景 | 第8-15页 |
第一节 社会背景 | 第8-11页 |
一、政府对文化、艺术教育的关注和投入 | 第8-9页 |
二、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和进步 | 第9-10页 |
三、钢琴艺术特有的魅力及其商业价值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行业背景 | 第11-15页 |
一、钢琴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二、琴行的商业模式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琴行钢琴教育的特点 | 第15-19页 |
第一节 琴行钢琴教育的社会教育性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琴行钢琴教育具有显著的商业化特点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琴行钢琴教育的品牌化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琴行钢琴教育的模式 | 第19-30页 |
第一节 琴行钢琴教育模式概述 | 第19-24页 |
一、琴行的钢琴教育以小课为主,大课为辅 | 第20-21页 |
二、琴行钢琴教育特别强调教学方法的统一和规范 | 第21-22页 |
三、社会钢琴考级是琴行推行的评价标准 | 第22-24页 |
第二节 琴行钢琴教育中的学生、家长和教师 | 第24-30页 |
一、琴行钢琴教育的对象——钢琴学生 | 第24-25页 |
二、琴行钢琴教育中的“多面手”——学生家长 | 第25-27页 |
三、琴行钢琴教育的实施者——钢琴教师 | 第27-30页 |
第四章 琴行钢琴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 第30-42页 |
第一节 琴行钢琴教育的课程类型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琴行钢琴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材 | 第31-35页 |
一、入门教材 | 第31-32页 |
二、初级教材 | 第32-35页 |
第三节 琴行钢琴教育存在的几点问题 | 第35-38页 |
一、教材的落后和教学方法的滞后 | 第35-36页 |
二、钢琴考级呈现“一刀切”,精英化、专业化较明显 | 第36-37页 |
三、钢琴考级体系和制度尚不完善,不能有效地限制教师的资格和水平 | 第37-38页 |
第四节 琴行钢琴教育若干问题的对策 | 第38-42页 |
一、不断加强琴行钢琴教育的教材改革 | 第38页 |
二、将钢琴考级分为业余级和专业级两种层次 | 第38-40页 |
三、设立教师资格考级 | 第40页 |
四、逐渐完善和规范考级监考制度 | 第40-41页 |
五、重视社会传播对社会钢琴教育的影响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