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13页 |
2 激励理论回顾 | 第13-23页 |
·激励的概念 | 第13页 |
·西方激励理论回顾 | 第13-18页 |
·内容型激励理论 | 第13-14页 |
·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14-16页 |
·行为矫正型理论 | 第16-17页 |
·综合型激励理论 | 第17-18页 |
·我国激励理论回顾 | 第18-20页 |
·同步激励理论 | 第18-19页 |
·全面激励理论 | 第19页 |
·C型激励理论 | 第19-20页 |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 第20-21页 |
·现代激励理论的发展趋势 | 第21-23页 |
3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建设现状研究 | 第23-31页 |
·高校教师结构现状及评价 | 第23-27页 |
·年龄结构 | 第24-25页 |
·学历结构 | 第25-26页 |
·职称结构 | 第26-27页 |
·学科结构 | 第27页 |
·学缘结构 | 第27页 |
·高校教师激励现状分析及评价 | 第27-31页 |
·高校教师激励已有成效 | 第27-28页 |
·高校教师激励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4 高校教师激励效果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H大学为例 | 第31-53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问卷的设计 | 第31-33页 |
·调查方法 | 第33页 |
·H大学教师现状的基本统计分析 | 第33-40页 |
·样本个人特征的基本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激励效果的基本统计分析 | 第35-37页 |
·影响因素基本统计分析 | 第37-40页 |
·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40-46页 |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激励效果影响因素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41-42页 |
·激励效果影响因素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42-46页 |
·激励效果因素量表的相关分析 | 第46-47页 |
·激励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47-51页 |
·生理安全需求满意度回归分析 | 第47-49页 |
·尊重需求满意度回归分析 | 第49-50页 |
·自我实现需求满意度回归分析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5 对策及研究的局限性 | 第53-57页 |
·对高校教师激励制度的若干对策建议 | 第53-55页 |
·完善薪酬激励制度 | 第53-54页 |
·完善培训激励制度 | 第54-55页 |
·完善职业规划激励制度 | 第55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5-57页 |
·研究不足之处 | 第55-56页 |
·未来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