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植物致病菌基因组重新注释及数据库构建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植物致病菌缩略词索引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3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页
   ·国内外植物致病菌基因组学研究现状分析第8-9页
   ·植物致病菌基因组学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第9-11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1-13页
第二章 植物致病菌基因组假定基因识别和注释第13-36页
   ·数据来源第13页
   ·植物致病菌概述第13-15页
     ·嗜酸菌属(Acidovorax)第13页
     ·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第13页
     ·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第13-14页
     ·欧文氏菌属(Erwinia)第14页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第14页
     ·青枯病菌属(Ralstonia)第14-15页
     ·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第15页
     ·木质部小菌属(Xylella)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24页
     ·非编码序列识别方法第15-18页
     ·直系同源聚类(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COG)分析第18-19页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第19页
     ·GS-Finder计算翻译起始位点第19-23页
     ·BLAST方法和文献检索法注释假定基因第23-24页
   ·结果与讨论第24-36页
     ·识别非编码序列准确性第26-31页
     ·翻译起始位点的结果分析第31-34页
     ·假定基因功能注释结果分析第34-36页
第三章 植物致病菌基因组表达水平预测第36-39页
   ·研究方法简述第36-37页
     ·基因群之间密码子使用差异的计算第36页
     ·基因表达的度量指标第36-37页
     ·高表达基因的限定第37页
   ·操作步骤第37-38页
     ·CAI的操作步骤第37页
     ·E(g)的操作步骤第37-38页
   ·结果分析第38-39页
第四章 植物致病菌潜在靶标第39-48页
   ·药物靶标概述第39页
   ·潜在靶标的寻找思路第39-40页
   ·寻找植物致病菌的潜在靶标第40页
   ·同源模建靶标3D结构第40-44页
     ·分子动力学第41页
     ·分子模拟计算中的几种数理方法第41-42页
     ·自由能计算第42页
     ·同源蛋白的模建第42-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48页
第五章 植物致病菌数据库的构建第48-55页
   ·构建数据库用到的计算机技术第48-51页
     ·数据库运作模式的选择第48页
     ·数据库构建及运行应用的软件第48-50页
     ·HTML(超文本标注语言)第50-51页
   ·数据库的构建过程第51页
   ·WEB页面设计和PHP连接数据库的实现第51页
   ·数据库对外服务第51页
   ·小结第51-55页
第六章 总结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联合收割机割台总成虚拟装配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生物相关性的表征及其在药物发现中的初步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