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 | 第8-14页 |
·有机氟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页 |
·全氟烷基碘化物的应用 | 第8-10页 |
·氟表面活性剂 | 第8-9页 |
·含氟织物整理剂 | 第9-10页 |
·生物活性物质 | 第10页 |
·氟两相催化剂 | 第10页 |
·全氟烷基碘化物的制备 | 第10-13页 |
·化学衍生法 | 第10-11页 |
·调节聚合法 | 第11-13页 |
·五氟碘乙烷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3-14页 |
·五氟碘乙烷的应用 | 第14页 |
·合成五氟氯乙烷 | 第14页 |
·消防灭火 | 第14页 |
·五氟碘乙烷合成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以四氟乙烯为基本原料合成五氟碘乙烷 | 第14-16页 |
·以1,2-二碘四氟乙烷为基本原料合成五氟碘乙烷 | 第16页 |
·气相合成五氟碘乙烷 | 第16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6-18页 |
2 五氟碘乙烷合成的工艺路线设计 | 第18-24页 |
·合成路线的确定 | 第18页 |
·工艺线的设计和建立 | 第18-23页 |
·工艺线的整体设计 | 第18页 |
·工艺线的各工序的完善 | 第18-20页 |
·反应器及反应条件的控制 | 第20-21页 |
·催化剂的制备与填充 | 第21页 |
·产物后处理 | 第21-22页 |
·反应过程监控 | 第22-23页 |
·过程安全与环保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五氟碘乙烷的催化合成 | 第24-34页 |
·实验方案 | 第24页 |
·实验药品与主要设备、仪器 | 第24-25页 |
·设备和仪器 | 第24-25页 |
·药品及规格 | 第25页 |
·催化反应装置 | 第25页 |
·实验步骤与过程 | 第25-27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27页 |
·催化剂的焙烧活化 | 第27页 |
·催化剂的诱导反应 | 第27页 |
·催化反应 | 第27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27-28页 |
·比表面积分析(BET) | 第27-28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8页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Vista MPX) | 第28页 |
·产物分析及计算方法 | 第28-33页 |
·定性分析条件 | 第28页 |
·定性分析结果 | 第28-31页 |
·定量计算方法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负载型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34-48页 |
·催化剂的筛选 | 第34-38页 |
·活性组分的考察 | 第34-35页 |
·KF/RbNO_3负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5-37页 |
·载体的选择 | 第37-38页 |
·反应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8-44页 |
·外扩散影响的考察与消除 | 第38-39页 |
·内扩散影响的考察与消除 | 第39-40页 |
·反应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原料配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空速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催化剂的稳定性考察 | 第44-45页 |
·催化剂的BET、XRD和ICP分析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粗碘的回收提纯 | 第48-57页 |
·粗碘回收的研究意义 | 第48-51页 |
·碘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48-49页 |
·碘的精制方法 | 第49-51页 |
·实验方案 | 第51页 |
·实验 | 第51-53页 |
·化学原料与试剂 | 第51-52页 |
·实验装置 | 第52页 |
·分析测试 | 第52-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6页 |
·粗碘的分析测试 | 第53-54页 |
·熔融法回收粗碘 | 第54-55页 |
·升华法回收粗碘 | 第55-56页 |
·升华法放大试验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9页 |
附录A | 第63-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