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论文框架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2 竞争力及产业竞争力的理论,评价体系及方法模型 | 第11-31页 |
·竞争力及产业竞争力内涵 | 第11-12页 |
·关于竞争力及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状况 | 第12-19页 |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竞争力主要评价体系介绍 | 第20-25页 |
·IMD评价体系 | 第20-22页 |
·中国企业联合会的评价体系 | 第22-23页 |
·穆荣平等的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 第23-24页 |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的评价体系 | 第24-25页 |
·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 | 第25-28页 |
·评价方法对比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模型建立 | 第31-39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1-32页 |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32页 |
·评价模型建立 | 第32-35页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分析 | 第39-46页 |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现状 | 第39页 |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优势环节分析 | 第39-41页 |
·芯片制造业已占全国半壁江山 | 第39-40页 |
·丰富的IC人才供给与技术储备 | 第40页 |
·芯片设计业迅速壮大 | 第40页 |
·国际化的产业发展环境 | 第40-41页 |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薄弱环节分析 | 第41-43页 |
·产业高端人才、技术创新等要素欠缺 | 第41页 |
·产业整体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弱 | 第41-42页 |
·产业集群效应未得到有效发挥 | 第42页 |
·产业的环境配套能力相对较差 | 第42-43页 |
·提升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对策研究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本文结论 | 第46-47页 |
·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