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

德国公司共同决定制度研究--兼论我国职工参与制度的完善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4页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13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12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2-13页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一章 德国公司共同决定制度的概念和法律体系第14-21页
 一、德国公司共同决定制度的概念第14页
 二、德国公司共同决定制度的法律体系第14-21页
  (一) 《煤钢共同决定法》规定的共同决定制度第15-16页
  (二) 《共同决定补充法》规定的共同决定制度第16-17页
  (三) 《共同决定法》规定的共同决定制度第17-19页
  (四) 《三分之一参与法》规定的共同决定制度第19-21页
第二章 德国公司共同决定制度的历史发展第21-24页
 一、思想起源第21页
 二、立法发展第21-24页
  (一) 二战前的立法发展第21-22页
  (二) 二战后的立法发展第22-24页
第三章 德国公司共同决定制度的理论基础第24-26页
 一、经济民主理论第24-25页
 二、权力控制思想第25页
 三、自决权思想第25页
 四、资本与劳动的平等关系第25-26页
第四章 共同决定制度的合宪性第26-30页
 一、《共同决定法》没有与《德国基本法》第14 条第1 款所有权的保护相冲突第26-27页
 二、《共同决定法》的条款没有侵犯《德国基本法》第9 条第1 款规定的结社自由的基本权利第27-28页
 三、《共同决定法》的条款没有与《德国基本法》第12 条第1 款规定的职业自由、第2 条第1 款规定的经济活动自由相违背第28页
 四、《共同决定法》与《德国基本法》第9 条第3 款规定的结社权是符合的第28-30页
第五章 从公司治理角度对于公司共同决定制度的理论争议第30-37页
 一、德国公司治理结构第30-32页
 二、从公司治理角度对于公司共同决定制度的理论争议第32-33页
  (一) 公司监管效率的降低第32页
  (二) 使德国在欧盟内公司住所地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第32-33页
 三、参照欧洲股份公司职工参与模式对德国公司共同决定制度进行改革的建议第33-37页
  (一) 欧盟法对于欧洲股份公司中职工参与模式的规定第33-34页
  (二) 参照欧洲股份公司职工参与模式对德国公司共同决定制度进行改革的建议第34-37页
第六章 对于德国公司共同决定制度的评价第37-39页
第七章 我国职工参与的法律制度第39-47页
 一、我国职工参与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第39-41页
  (一) 理论基础第39-40页
  (二) 现实意义第40-41页
 二、我国职工参与公司管理的法律规定第41-43页
  (一) 《宪法》对于职工参与公司管理的确认第41页
  (二) 《公司法》对于职工参与公司管理的规定第41-43页
 三、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第43-44页
 四、我国职工参与制度不足与完善的建议第44-47页
  (一) 我国职工参与制度的不足第44-45页
  (二) 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职工参与制度的建议第45-47页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缩略语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德国《少年法院法》分流机制研究和借鉴
下一篇:德国破产法“债权人可依法主张的债权实现行为的撤销”及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