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我国青少年司法存在的问题 | 第9-13页 |
一、从判决书开始的思考 | 第9页 |
二、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被片面化的观念 | 第9-10页 |
三、我国青少年犯罪特点及相关理论:被忽略的观点 | 第10-11页 |
四、我国的探索与争议 | 第11-13页 |
(一) 我国的传统实践 | 第11页 |
(二) 我国的探索性实践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德国少年法院分流程序 | 第13-28页 |
一、德国《少年法院法》概述 | 第13-15页 |
(一) 德国少年法院的历史沿革和教育原则 | 第13-14页 |
(二) 适用主体和审判机构 | 第14-15页 |
二、狭义的分流:程序层面上的分流 | 第15-17页 |
(一) 德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分流程序 | 第15-16页 |
(二) 德国《少年法院法》中检察官主导的分流 | 第16-17页 |
(三) 德国《少年法院法》中法官主导的分流 | 第17页 |
三、广义的分流:分流替代措施和缓科制度 | 第17-24页 |
(一) 教育措施与训诫措施 | 第17-19页 |
(二) 缓科 | 第19-20页 |
(三) 行为人——被害人和解制度 | 第20-23页 |
(四) 少年法院辅助人 | 第23-24页 |
四、《少年法院法》分流制度其他相关规定 | 第24-25页 |
(一) 18-21 岁成年人的特殊规定 | 第24-25页 |
(二) 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共同犯罪 | 第25页 |
五、德国分流制度的特点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德国《少年法院法》实施的背景和效果 | 第28-37页 |
一、德国青少年犯罪:现状、特点以及分流机制实施情况 | 第28-30页 |
二、德国《少年法院法》和德国相关法律的关系 | 第30-37页 |
(一) 基本法的社会国家原则与德国青少年司法分流机制 | 第30-31页 |
(二) 德国一般刑法和少年刑法 | 第31页 |
(三) 德国一般刑事诉讼法与少年法院法 | 第31-34页 |
(四) 德国少年福利法与德国少年刑法 | 第34-35页 |
(五) 少年刑法与保安处分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我国青少年刑事司法分流问题的应对 | 第37-47页 |
一、我国青少年刑事司法现状 | 第37-44页 |
(一) 中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与原因 | 第37-38页 |
(二) 我国对青少年犯罪案件分流的立法和实施情况 | 第38-41页 |
(三) 分流替代措施和辅助机构 | 第41页 |
(四) 刑事分流观念与我国传统法理念的冲突和契合 | 第41-44页 |
二、制度构建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