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一部分 综述 | 第10-18页 |
| 1.抑郁症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0-11页 |
| ·抑郁症的西药治疗 | 第11-12页 |
| ·抑郁症的中药治疗 | 第12页 |
| 2.处方研究(来源、组成、功能、主治以及方解) | 第12-13页 |
| ·处方来源 | 第12页 |
| ·处方组成 | 第12页 |
| ·功能主治 | 第12页 |
| ·方解 | 第12-13页 |
| 3.处方药物研究 | 第13-16页 |
| ·香附 | 第13-14页 |
| ·川芎 | 第14页 |
| ·栀子 | 第14-15页 |
| ·苍术 | 第15-16页 |
| ·神曲 | 第16页 |
| 4.口服液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口服液的特点 | 第16页 |
| ·口服液在临床上的应用 | 第16-17页 |
| ·小结 | 第17-18页 |
| 第二部分 制备工艺研究 | 第18-39页 |
| 1.剂型选择 | 第18页 |
| 2.工艺路线的选择 | 第18页 |
| 3.仪器与材料 | 第18-19页 |
| ·仪器 | 第18-19页 |
| ·材料 | 第19页 |
| 4.提取工艺研究 | 第19-26页 |
| ·药材的前处理 | 第19页 |
| ·香附、川芎、苍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19-22页 |
| ·栀子水提工艺的优选 | 第22-26页 |
| ·六神曲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26页 |
| 5.纯化工艺研究 | 第26-33页 |
| ·越鞠丸水提液纯化工艺研究 | 第26-33页 |
| ·六神曲纯化工艺的研究 | 第33页 |
| 6.成型工艺的考察 | 第33-39页 |
| ·处方 | 第33页 |
| ·附加剂的选择 | 第33-35页 |
| ·配制 | 第35页 |
| ·过滤 | 第35页 |
| ·灌封 | 第35-36页 |
| ·灭菌 | 第36-38页 |
| ·小试研究 | 第38-39页 |
| 第三部分 质量标准研究 | 第39-60页 |
| 1.仪器与试药 | 第39页 |
| ·仪器 | 第39页 |
| ·试药 | 第39页 |
| 2.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39-44页 |
| ·香附 | 第39页 |
| ·香附药材薄层鉴别 | 第39-40页 |
| ·栀子 | 第40页 |
| ·栀子的薄层鉴别 | 第40-42页 |
| ·川芎 | 第42页 |
| ·川芎的薄层鉴别 | 第42-43页 |
| ·苍术 | 第43页 |
| ·苍术的薄层鉴别 | 第43-44页 |
| 3.成品质量标准研究 | 第44-56页 |
| ·性状 | 第44页 |
| ·质量检查 | 第44-45页 |
| ·薄层色谱鉴别 | 第45-49页 |
| ·样品中香附的鉴别 | 第45-46页 |
| ·样品中桅子的鉴别 | 第46-47页 |
| ·样品中川芎的鉴别 | 第47-48页 |
| ·样品中苍术的鉴别 | 第48-49页 |
| ·含量测定 | 第49-56页 |
| ·功能主治 | 第56页 |
| ·用法用量 | 第56页 |
| ·规格 | 第56页 |
| ·贮藏 | 第56页 |
| 4.越鞠口服液初步稳定性研究 | 第56-60页 |
| ·考察项目 | 第56页 |
| ·稳定性实验 | 第56-60页 |
| 第四部分 结论与讨论 | 第60-66页 |
| 1.结论 | 第60-61页 |
| 2.讨论 | 第61-66页 |
| ·剂型的选择 | 第61页 |
| ·挥发油提取工艺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61-62页 |
| ·栀子提取工艺评价指标及提取方法的确定 | 第62页 |
| ·神曲药材质量标准及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62-63页 |
| ·纯化工艺的研究 | 第63-64页 |
| ·成型工艺研究 | 第64-65页 |
| ·越鞠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示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