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构建研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现实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论综述 | 第17-24页 |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界定 | 第17-20页 |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概念及特征 | 第17-18页 |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体 | 第18页 |
·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其他保险的区别 | 第18-20页 |
·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20-24页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 | 第20-21页 |
·农业保护理论 | 第21-22页 |
·福利经济理论 | 第22页 |
·新制度经济理论 | 第22页 |
·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践及启示 | 第24-46页 |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 第24-30页 |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 | 第24-27页 |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呈现的特征 | 第27-30页 |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及启示 | 第30-36页 |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情况 | 第30-34页 |
·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践对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的启示 | 第34-36页 |
·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实践及启示 | 第36-46页 |
·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主要模式 | 第36-42页 |
·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46页 |
第四章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构建 | 第46-62页 |
·政策性农业保险定价及补贴模型 | 第46-53页 |
·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的数理基础——大数定律 | 第46-47页 |
·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价格的构成 | 第47页 |
·政策性农业保险定价的基本原则 | 第47-50页 |
·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的定价 | 第50-52页 |
·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确定 | 第52-53页 |
·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53-55页 |
·立法先行原则 | 第53-54页 |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原则 | 第54页 |
·农业产品保险分层扶持原则 | 第54页 |
·诱导与强制相结合投保原则 | 第54-55页 |
·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 | 第55页 |
·选择适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 第55-58页 |
·“私营+政府扶持”模式 | 第55-56页 |
·“股份制专营农业保险公司”模式 | 第56页 |
·“民众自办+政府扶持”模式 | 第56-57页 |
·“政府独资经营”模式 | 第57页 |
·“外资经营”模式 | 第57-58页 |
·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多元化经营的体系框架 | 第58-59页 |
·设立中国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公司 | 第58-59页 |
·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项基金 | 第59页 |
·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所 | 第59页 |
·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配套措施 | 第59-62页 |
·建立资金筹措、运用机制 | 第59页 |
·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 第59-60页 |
·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 第60页 |
·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科研机制 | 第60页 |
·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督机制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69页 |
附录B:1982-2008我国农村基本情况表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