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3-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现实意义 | 第13-16页 |
·论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第2章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22-42页 |
·内部控制理论框架及法律法规的回顾与述评 | 第22-27页 |
·普适的COSO框架 | 第22-23页 |
·COSO框架的扩展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 第23-24页 |
·其他标准内控框架 | 第24-25页 |
·我国内部控制理论框架 | 第25-26页 |
·分析与评价 | 第26-27页 |
·内部控制环境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27-31页 |
·内部控制环境国外相关研究 | 第27-29页 |
·内部控制环境国内相关研究 | 第29-31页 |
·分析及评价 | 第31页 |
·内部控制模式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31-35页 |
·内部控制模式国外相关研究 | 第31-33页 |
·内部控制模式国内相关研究 | 第33-35页 |
·分析与评价 | 第35页 |
·内部控制目标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35-38页 |
·内部控制目标国外相关研究 | 第35-36页 |
·内部控制目标国内相关研究 | 第36-38页 |
·分析与评价 | 第38页 |
·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文献回顾 | 第38-40页 |
·内部控制有效性国外相关研究 | 第38-39页 |
·内部控制有效性国内相关研究 | 第39-40页 |
·分析与评价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3章 理论基础及本研究概念框架的建立 | 第42-58页 |
·理论基础 | 第42-54页 |
·广义的系统论 | 第42-44页 |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44-47页 |
·权变理论 | 第47-50页 |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50-52页 |
·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52-54页 |
·本研究概念框架的建立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与控制模式现状分析 | 第58-71页 |
·民营企业的基本界定 | 第58页 |
·研究浙江民营企业的现实意义 | 第58-60页 |
·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 第60-62页 |
·浙江民营企业生命周期分析 | 第62-64页 |
·浙江民营企业生命周期分析 | 第62-63页 |
·温州民营企业生命周期分析 | 第63-64页 |
·浙江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第64-69页 |
·初创期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 第64-65页 |
·成长期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 第65-67页 |
·成熟期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 第67-69页 |
·蜕变期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5章 问卷设计、样本选择及其基本情况 | 第71-90页 |
·问卷设计 | 第71-75页 |
·问卷设计标准 | 第71-73页 |
·问卷设计 | 第73-75页 |
·问卷发放与样本选择 | 第75-76页 |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75页 |
·样本选择 | 第75-76页 |
·样本基本信息 | 第76-81页 |
·被调查企业基本信息 | 第76-79页 |
·被调查个人基本信息 | 第79-81页 |
·样本企业会计控制方法运用的调查分析 | 第81-89页 |
·会计控制方法的界定 | 第81-82页 |
·样本企业会计控制方法运用情况的分析 | 第82-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6章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与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的实证研究 | 第90-133页 |
·研究目的 | 第90页 |
·基本概念及其度量 | 第90-96页 |
·因变量-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界定及其度量 | 第90-91页 |
·自变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及其度量 | 第91-94页 |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第94-95页 |
·控制变量 | 第95-96页 |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第96-97页 |
·问卷测试 | 第97-103页 |
·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103-112页 |
·不同调查对象均值比较 | 第103-106页 |
·不同调查对象差异性分析 | 第106-107页 |
·不同类型企业均值比较 | 第107-111页 |
·不同类型企业差异性分析 | 第111-112页 |
·所有样本均值比较 | 第112页 |
·统计检验 | 第112-129页 |
·模型1有关检验的结果 | 第113-115页 |
·模型2有关检验的结果 | 第115-118页 |
·模型3有关检验的结果 | 第118-119页 |
·模型4有关检验的结果 | 第119-122页 |
·模型5有关检验的结果 | 第122-124页 |
·模型6有关检验的结果 | 第124-126页 |
·模型7有关检验的结果 | 第126-128页 |
·统计检验结论 | 第128-129页 |
·研究结论 | 第129-131页 |
·基于描述性统计的结论 | 第129-131页 |
·基于回归分析的结论 | 第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133页 |
第7章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与内部控制模式选择的实证研究 | 第133-197页 |
·研究目的 | 第133页 |
·基本概念及其度量 | 第133-134页 |
·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界定及其度量 | 第133-134页 |
·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及其度量 | 第134页 |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第134-136页 |
·问卷测试 | 第136-158页 |
·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158-172页 |
·不同调查对象均值比较 | 第158-162页 |
·不同调查对象差异性分析 | 第162-163页 |
·不同类型企业均值比较 | 第163-170页 |
·不同类型企业差异性分析 | 第170-171页 |
·所有样本均值比较 | 第171-172页 |
·统计检验 | 第172-193页 |
·模型8、模型9和模型10有关检验的结果 | 第172-178页 |
·模11和模型12有关检验的结果 | 第178-183页 |
·模13和模型14有关检验的结果 | 第183-187页 |
·模型15和模型16有关检验的结果 | 第187-190页 |
·模型17、模型18和模型19有关检验的结果 | 第190-193页 |
·研究结论 | 第193-196页 |
·基于描述性统计的结论 | 第193-194页 |
·基于回归分析的结论 | 第194-196页 |
·本章小结 | 第196-197页 |
第8章 优化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 第197-207页 |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 第197-202页 |
·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的对策建议 | 第202-207页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207-213页 |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第207-211页 |
·研究结论 | 第207-210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10-211页 |
·研究中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211-213页 |
参考文献 | 第213-223页 |
附录 | 第223-230页 |
致谢 | 第230-231页 |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2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