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原因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名词解释第9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方法第11-12页
   ·研究框架第12-13页
第二章 控规及控规调整相关研究概述第13-19页
   ·控规的涵义与产生背景第13-14页
     ·控规的涵义第13页
     ·控规产生的背景第13-14页
   ·控规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第14页
   ·控规调整的主要类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第14-16页
     ·控规调整及其主要类型第14-15页
     ·控规调整与控规修编或控规整合的辩证关系第15-16页
   ·国外与控规调整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第16-18页
     ·德国的分区规划及其变更第16页
     ·美国区划及其修改和变动第16-17页
     ·英国的地方规划和行政复议第17-18页
   ·国内关于控规调整方面的研究第18-19页
第三章 对控规调整的基本认识研究第19-25页
   ·控规调整的属性分析第19-20页
     ·属性的含义第19页
     ·控规调整的属性第19-20页
   ·控规调整的法理分析第20-21页
     ·法理的含义第20页
     ·控规调整的法理第20-21页
   ·控规调整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第21-22页
     ·控规调整是规划调整中的焦点问题第21页
     ·控规指标调整是控规调整的核心问题第21-22页
   ·控规的指标体系构成第22页
   ·控规指标调整分类第22-24页
     ·控规指标调整分类的必要性第22-23页
     ·控规指标调整的主要类型第23-24页
   ·控规指标调整的主体构成第24-25页
第四章 控规调整原因、存在问题以及实施效果分析第25-47页
   ·控规调整原因分析第25-38页
     ·控规编制本身的缺陷——技术方面的原因第25-28页
     ·经济方面的原因第28-34页
     ·制度方面的原因第34-35页
     ·社会方面的原因第35-38页
     ·其他导致控规调整原因第38页
   ·控规调整存在问题分析第38-41页
     ·控规调整频繁,控制指标调整幅度大第38-39页
     ·控规调整论证不够科学和严谨第39-40页
     ·控规调整审查机制不完善第40页
     ·控规调整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公众参与流于形式第40-41页
   ·控规调整的实施效果分析第41-46页
     ·控规调整的积极影响第41-43页
     ·控规调整的消极影响第43-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控规调整的对策探讨第47-56页
   ·完善控规的编制技术第47-49页
     ·加强城市整体经营研究,科学确立规划发展目标第47-48页
     ·弹性划分地块,增强土地定性的兼容性第48页
     ·增强控规指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第48-49页
   ·推行严谨的控规调整论证技术与方法第49-50页
     ·从全局出发,扩大调整论证范围第49页
     ·采取科学的、多角度的调整论证方法第49-50页
   ·顺应市场规律,推行奖励策略引导控规调整第50页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促进社会公平第50-52页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50-51页
     ·建立控规指标调整的听证、信息公开制度第51-52页
     ·健全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第52页
   ·健全控规调整的法律保障与行政制度建设第52-53页
     ·健全控规调整的法律保障第52-53页
     ·完善控规调整行政制度建设第53页
   ·完善控规调整程序第53-56页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第56-58页
   ·结语第56页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56-57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静、动态特性研究与结构参数优化
下一篇:后工业遗址保护中的景观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