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机械和设备论文--土工机械、挖掘机械论文--挖掘机论文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静、动态特性研究与结构参数优化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引言第9-10页
     ·液压挖掘机国内外的发展概况第9-10页
   ·液压挖掘机反铲工作装置的结构和工作特点第10-11页
     ·液压挖掘机反铲工作装置的结构特点第10-11页
     ·液压挖掘机反铲装置的工作特点第11页
   ·国内外挖掘机工作装置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课题来源、论文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第14-16页
     ·课题来源第14页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受力分析第16-31页
   ·工作装置静力学分析第16-25页
     ·坐标系的建立以及坐标变换第16-17页
     ·力方向以及点坐标的确定第17-18页
     ·工作装置空间转换第18-22页
     ·挖掘机工作装置偏载工况受力分析第22-24页
     ·广义力分量的旋转变换第24-25页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动力学分析第25-30页
     ·工作装置各构件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分析第25-27页
     ·工作装置各构件上点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第27-29页
     ·工作装置动力学方程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有限元静强度分析第31-51页
   ·应力状态矩阵与强度理论第31页
   ·有限元的静力分析过程第31-33页
   ·工作装置有限元静强度分析策略研究第33-34页
   ·工作装置有限元网格模型的建立第34-37页
     ·HyperMesh简介第34-35页
     ·各部件有限元网格的划分第35-37页
   ·动臂、斗杆有限元分析第37-50页
     ·外载荷计算第37-41页
     ·边界条件第41-42页
     ·试验工况有限元分析第42-47页
     ·叠加原理在挖掘机工作装置静强度分析中的应用第47-48页
     ·动臂、斗杆最危险工况的确定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动态特性仿真研究第51-72页
   ·ADAMS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基础理论第51-56页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Craig-Bampton法)第51-52页
     ·修正的Craig-Bampton法第52-53页
     ·柔性体上任意点的运动分析第53-54页
     ·柔性体运动方程第54-56页
   ·液压挖掘机刚-柔耦合多体系统模型的建立第56-58页
     ·刚性体与柔性体的划分原则第56页
     ·柔性体的建模技术第56-57页
     ·正则模态的分析与校核第57-58页
     ·整机刚柔耦合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8页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动应力仿真第58-66页
     ·铲斗挖掘动应力仿真与分析第58-62页
     ·工作装置快速制动工况动应力仿真与分析第62-66页
   ·液压挖掘机反铲装置振动特性研究第66-71页
     ·液压缸数学模型的简化第66-69页
     ·模态分析第69-70页
     ·冲击响应分析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实验研究第72-82页
   ·工作装置姿态的测定实验第72-73页
   ·工作压力与流量的测定第73-76页
     ·实验目的与内容第73页
     ·测试仪器和方案第73-74页
     ·试验结果与结果分析第74-76页
   ·工作装置振动测试实验第76-78页
     ·实验目的与内容第76页
     ·实验仪器与测试原理第76-77页
     ·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分析第77-78页
   ·动臂、斗杆应力实验第78-82页
     ·实验目的与内容第78页
     ·实验仪器第78-79页
     ·应力测试的相关理论第79-80页
     ·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分析第80-82页
第六章 液压挖掘机动臂结构的优化研究第82-94页
   ·机械优化设计理论第82-84页
     ·机械优化设计概述第82页
     ·机械优化设计步骤第82-84页
   ·动臂参数化模型的建立第84-87页
     ·APDL参数化语言简介第84-85页
     ·单元选择第85页
     ·多点约束方程第85-86页
     ·动臂结构模型的参数化第86-87页
   ·多工况下的动臂结构优化第87-93页
     ·灵敏度分析第88-91页
     ·优化方法选择第91-92页
     ·动臂优化结果分析第92-93页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0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论文情况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供应链思想的工程项目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下一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原因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