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

圆觉主体的自由:牟宗三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引言 自由为一呈现而非一设准第12-26页
第一章 道德天心与主体自由第26-66页
 第一节 圆成之和与美的判断第26-36页
  一、圆成之和第26-29页
  二、美的判断第29-32页
  三、天心之寂照原理第32-36页
 第二节 道德的主体自由与艺术性的主体自由第36-54页
  一、黑格尔论中国的自由第36-43页
  二、道德的主体自由第43-49页
  三、艺术性的主体自由第49-54页
 第三节 道德的心与真正的主体的自由第54-66页
  一、美学的欣趣情调第54-57页
  二、道德的心第57-63页
  三、立于礼而来的成于乐第63-66页
第二章 心性之学与自由之呈现第66-180页
 第一节 才性与内在的道德性第66-95页
  一、才性与美学性的品鉴第66-74页
  二、冲虚玄德与迹冥圆融第74-82页
  三、形上的天地之和与纯粹的和声之和第82-88页
  四、美的自由与内在的道德性第88-95页
 第二节 菩提心与圆融自在第95-134页
  一、实相般若与无相境界第95-106页
  二、一念心与三千法第106-115页
  三、无住本与无识无明第115-125页
  四、佛境:菩提心自证之自由第125-134页
 第三节 天道性命通而为一与圣人之化境第134-180页
  一、心性之学与道德的形上学第134-139页
  二、道德的形上学与道德底形上学第139-145页
  三、道德的形上学与圣人之化境第145-153页
  四、圣境:大德敦化第153-180页
第三章 智的直觉与自由之朗现第180-322页
 第一节 智的直觉与道德的形上学第180-225页
  一、智的直觉与物之在其自己第180-187页
  二、智的直觉与心知廓之第187-200页
  三、智的直觉与不一也一第200-212页
  四、智的直觉与般若智第212-220页
  五、智的直觉与实践的形上学第220-225页
 第二节 自由的无限心与物之在其自己第225-271页
  一、物之在其自己是一价值意味底概念第225-233页
  二、人虽有限而可无限第233-238页
  三、康德之自由义是不稳定的第238-242页
  四、自由为一呈现第242-251页
  五、无执的存有论第251-271页
 第三节 孟子与康德:德福如何一致第271-322页
  一、生之谓性第271-273页
  二、义理之性第273-284页
  三、纯德之善与圆满的善第284-293页
  四、无限的智心之证成第293-299页
  五、圆实之教与整全而圆满的善第299-322页
第四章 即真即美即善与自由之圆成第322-360页
 第一节 合目的性原则与无相原则第322-341页
  一、判断力原理第323-326页
  二、审美判断之超越原则第326-331页
  三、审美判断之普遍性与必然性及推证与辩证第331-338页
  四、审美判断之关系相第338-341页
 第二节 真美善与即真即美即善第341-360页
  一、分别说:真美善第341-346页
  二、合一说:即真即美即善第346-350页
  三、即真即美即善里的真美善第350-354页
  四、真美善与即真即美即善之关系第354-360页
结语 一个可能的方向第360-364页
参考文献第364-378页
致谢第378-382页
在读期间之科研成果第382页

论文共3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见心与践心—罗汝芳哲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后形而上学与美学--立足西方思想的美学发生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