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甘薯(红薯)论文

利用形态学和SSR标记分析中国紫心甘薯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1页
    1.1 甘薯概况第13页
    1.2 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3-16页
        1.2.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第13-14页
        1.2.2 遗传标记第14-16页
    1.3 分子标记在甘薯研究上的应用第16-18页
        1.3.1 甘薯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6-17页
        1.3.2 其他应用第17-18页
    1.4 花青素研究进展第18-20页
        1.4.1 花青素的提取第19-20页
        1.4.2 花青素的分析第20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基于表型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1-41页
    2.1 材料方法第21-24页
        2.1.1 实验材料第21-22页
        2.1.2 器材设备及试剂第22-23页
        2.1.3 材料性状调查第23-24页
        2.1.4 数据分析第24页
    2.2 结果分析第24-40页
        2.2.1 形态学性状分析第24-29页
        2.2.2 品质性状分析第29-32页
        2.2.3 花青素组分与含量分析第32-40页
    2.3 讨论第40-41页
第三章 基于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1-64页
    3.1 材料方法第41-45页
        3.1.1 实验材料第41页
        3.1.2 器材与设备第41页
        3.1.3 试剂第41页
        3.1.4 基因组DNA提取第41-42页
        3.1.5 DNA电泳检测第42-43页
        3.1.6 引物设计合成与筛选第43页
        3.1.7 SSR-PCR反应体系与扩增条件的建立第43-44页
        3.1.8 指纹图谱构建第44页
        3.1.9 数据分析第44-45页
    3.2 结果分析第45-61页
        3.2.1 DNA检测第45页
        3.2.2 引物分析第45-50页
        3.2.3 紫心甘薯品种间的聚类分析第50-52页
        3.2.4 紫心甘薯群体结构分析第52-53页
        3.2.5 群体结构和聚类分析结果的比较第53-55页
        3.2.6 指纹图谱构建第55-61页
    3.3 讨论第61-64页
        3.3.1 SSR引物的开发利用第61页
        3.3.2 紫心甘薯间的遗传差异第61-62页
        3.3.3 毛细管电泳分析第62-63页
        3.3.4 与形态学及品质性状分析遗传差异的比较第63-64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附录第73-77页
致谢第77-78页
作者简历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无人机可见光和热红外图像的棉花冠层信息识别
下一篇: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亚单位疫苗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