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对外经济关系论文

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偏好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5页
    1.1 选题背景第16-19页
    1.2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3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 结构安排第21-23页
    1.5 主要创新点第23-25页
第二章 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制度风险第25-40页
    2.1 全球OFDI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第25-28页
        2.1.1 全球OFDI现状与展望第25-26页
        2.1.2 全球OFDI的投资自由化趋势第26-27页
        2.1.3 全球OFDI与制度环境改善第27-28页
    2.2 我国OFDI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第28-38页
        2.2.1 我国OFDI的发展现状第28-30页
        2.2.2 我国OFDI的投资主体第30-32页
        2.2.3 我国OFDI的区位分布第32-35页
        2.2.4 我国OFDI的东道国制度环境第35-38页
    2.3 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制度风险第38-40页
第三章 文献综述第40-49页
    3.1 东道国制度环境对OFDI的影响第40-46页
        3.1.1 制度距离视角第40-42页
        3.1.2 制度水平视角第42-43页
        3.1.3 我国OFDI的东道国制度环境偏好第43-45页
        3.1.4 现有东道国制度环境研究的不足第45-46页
    3.2 投资自由化对OFDI的影响第46-47页
    3.3 税务制度对OFDI的影响第47-49页
第四章 东道国制度环境与对外直接投资偏好的传导机制第49-57页
    4.1 OFDI偏好的形成第49-51页
    4.2 东道国制度环境措施影响OFDI偏好的作用机理第51-56页
    4.3 OFDI偏好影响东道国制度环境的作用机理第56-57页
第五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偏好与东道国制度环境研究第57-86页
    5.1 投资动机与东道国制度环境第57-60页
        5.1.1 资源寻求型OFDI与东道国制度环境第58页
        5.1.2 技术寻求型OFDI与东道国制度环境第58-59页
        5.1.3 市场寻求型OFDI与东道国制度环境第59-60页
    5.2 投资主体与东道国制度环境第60-62页
        5.2.1 公有制OFDI企业第60-61页
        5.2.2 非公有制OFDI企业第61-62页
        5.2.3 投资主体结构变化与东道国制度环境偏好的转变第62页
    5.3 东道国制度环境的分类第62-67页
        5.3.1 全球治理指标第63-65页
        5.3.2 全球竞争力指数第65-66页
        5.3.3 国际国别风险指南第66-67页
        5.3.4 经济自由度指标第67页
    5.4 我国OFDI的东道国制度环境偏好第67-70页
    5.5 实证分析第70-85页
        5.5.1 假说提出第70页
        5.5.2 变量选择第70-71页
        5.5.3 数据描述第71-75页
        5.5.4 模型设定第75-76页
        5.5.5 东道国综合制度环境第76-77页
        5.5.6 东道国制度环境细分指标的全样本分析第77-80页
        5.5.7 东道国制度环境细分指标的子样本分析第80-85页
    5.6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六章 东道国制度环境差异下的措施选择第86-169页
    6.1 投资自由化视角下的我国OFDI偏好研究第87-92页
        6.1.1 投资自由化与我国OFDI第87-88页
        6.1.2 BIT对 OFDI的促进效应第88-89页
        6.1.3 BIT与我国OFDI第89-90页
        6.1.4 BIT与东道国制度环境因素的交互第90-91页
        6.1.5 BIT在不同东道国制度环境下对OFDI的影响第91-92页
    6.2 税务视角下的我国OFDI偏好研究第92-101页
        6.2.1 我国OFDI面临的税务环境第92-94页
        6.2.2 DTT与税务环境第94-95页
        6.2.3 现有DTT研究的不足第95页
        6.2.4 DTT的作用机理第95-98页
        6.2.5 DTT对我国OFDI的影响分析第98-101页
    6.3 基于中国OFDI偏好的东道国制度环境措施选择第101-107页
        6.3.1 东道国制度环境措施的选择第101-103页
        6.3.2 东道国制度环境措施在不同类型国家间的适用差异第103-106页
        6.3.3 东道国制度环境措施在经济危机前后的适用差异第106-107页
    6.4 实证分析第107-165页
        6.4.1 假说提出第107-109页
        6.4.2 变量选择第109-111页
        6.4.3 数据描述第111-118页
        6.4.4 BIT对我国OFDI的实证分析第118-136页
        6.4.5 DTT对我国OFDI的实证分析第136-159页
        6.4.6 东道国制度环境措施选择的实证分析第159-165页
    6.5 本章小结第165-169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69-173页
    7.1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第169-171页
    7.2 本文主要贡献第171-172页
    7.3 未来研究展望第172-173页
参考文献第173-186页
致谢第186-1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情况第187-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农村基层“微腐败”问题研究--基于中纪委网站的“微腐败”案例
下一篇: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老挝公务员录用制度建构--以老挝内政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