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7页 |
1.1 锂二次电池及其安全性概述 | 第12-14页 |
1.2 锂二次电池用安全性电解质 | 第14-34页 |
1.2.1 离子液体电解质 | 第14-15页 |
1.2.2 无机材料基离子凝胶电解质 | 第15-21页 |
1.2.3 聚合物基离子凝胶电解质 | 第21-27页 |
1.2.4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 第27-34页 |
1.2.5 无机固态电解质 | 第34页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34-37页 |
第二章 无机材料基离子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锂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 第37-61页 |
2.1 引言 | 第37-3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9-43页 |
2.2.1 试剂与原料 | 第39页 |
2.2.2 离子液体N-甲氧乙基-N-甲基吡咯烷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P_(1,2o1)TFSI)的合成 | 第39-40页 |
2.2.3 介孔二氧化硅基离子凝胶电解质的制备 | 第40页 |
2.2.4 二氧化钛基离子凝胶电解质的制备 | 第40-41页 |
2.2.5 分析与表征 | 第41-43页 |
2.3 介孔二氧化硅基离子凝胶电解质的性能 | 第43-51页 |
2.3.1 介孔二氧化硅基离子凝胶电解质的组成优化 | 第43-44页 |
2.3.2 介孔二氧化硅基离子凝胶电解质的结构表征 | 第44页 |
2.3.3 介孔二氧化硅基离子凝胶电解质的热性质 | 第44-45页 |
2.3.4 介孔二氧化硅基离子凝胶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 | 第45-48页 |
2.3.5 介孔二氧化硅基离子凝胶电解质的Li/LiFePO_4电池性能 | 第48-51页 |
2.4 二氧化钛基离子凝胶电解质的性能 | 第51-59页 |
2.4.1 二氧化钛基离子凝胶电解质的制备过程及组成优化 | 第51-52页 |
2.4.2 二氧化钛基离子凝胶电解质的结构表征 | 第52-53页 |
2.4.3 二氧化钛基离子凝胶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 | 第53-55页 |
2.4.4 二氧化钛基离子凝胶电解质的Li/LiFePO_4电池性能 | 第55-5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三章 离子液体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离子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锂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 第61-82页 |
3.1 引言 | 第61-6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2-67页 |
3.2.1 试剂与原料 | 第62页 |
3.2.2 离子液体N-甲氧乙基-N-甲基吡咯烷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P_(1,2o1)_FSI)的合成 | 第62页 |
3.2.3 离子液体聚合物聚二甲基二烯丙基铵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P(DADMA-TFSI))的合成 | 第62-64页 |
3.2.4 离子液体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离子凝胶电解质的制备 | 第64页 |
3.2.5 分析与表征 | 第64-6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7-80页 |
3.3.1 离子液体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离子凝胶电解质的组成优化 | 第67-68页 |
3.3.2 离子液体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离子凝胶电解质的形貌及元素分布 | 第68页 |
3.3.3 离子液体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离子凝胶电解质的热性质 | 第68-70页 |
3.3.4 离子液体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离子凝胶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 | 第70-75页 |
3.3.5 离子液体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离子凝胶电解质的Li/LiFePO_4电池性能 | 第75-8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四章 离子液体聚合物-丁二腈复合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锂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 第82-95页 |
4.1 引言 | 第82-8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3-85页 |
4.2.1 试剂与原料 | 第83页 |
4.2.2 离子液体聚合物聚二甲基二烯丙基铵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P(DADMA-TFSI))的合成 | 第83页 |
4.2.3 离子液体聚合物-丁二腈复合电解质的制备 | 第83-84页 |
4.2.4 分析与表征 | 第84-8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5-94页 |
4.3.1 离子液体聚合物-丁二腈复合电解质的组成优化 | 第85-86页 |
4.3.2 离子液体聚合物-丁二腈复合电解质的结构 | 第86页 |
4.3.3 离子液体聚合物-丁二腈复合电解质的热性质 | 第86-87页 |
4.3.4 离子液体聚合物-丁二腈复合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 | 第87-90页 |
4.3.5 离子液体聚合物-丁二腈复合电解质的力学性能 | 第90-91页 |
4.3.6 离子液体聚合物-丁二腈复合电解质的Li/LiFePO_4电池性能 | 第91-9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五章 离子液体聚合物-离子塑性晶体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宽温度范围锂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 第95-112页 |
5.1 引言 | 第95-9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6-98页 |
5.2.1 试剂与原料 | 第96页 |
5.2.2 离子塑性晶体N-甲基-N-乙基吡咯烷双氟磺酰亚胺(P_(12)FSI)的合成 | 第96-97页 |
5.2.3 离子液体聚合物聚二甲基二烯丙基铵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P(DADMA-TFSI))的合成 | 第97页 |
5.2.4 离子液体聚合物-P_(12)FSI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 第97页 |
5.2.5 分析与表征 | 第97-98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8-110页 |
5.3.1 离子液体聚合物-P_(12)FSI固态电解质的组成优化及力学性能 | 第98-100页 |
5.3.2 离子液体聚合物-P_(12)FSI固态电解质的形貌及元素分布 | 第100页 |
5.3.3 离子液体聚合物-P_(12)FSI固态电解质的结构 | 第100-101页 |
5.3.4 离子液体聚合物-P_(12)FSI固态电解质的热性质 | 第101-103页 |
5.3.5 离子液体聚合物-P_(12)FSI固态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 | 第103-107页 |
5.3.6 离子液体聚合物-P_(12)FSI固态电解质的Li/LiFePO_4电池性能 | 第107-11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2-116页 |
6.1 结论 | 第112-114页 |
6.2 展望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