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双核水杨酸铜催化氧气参与的氧化反应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56页
    1.1 双核铜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第10-15页
    1.2 双核铜配合物模拟氧化还原酶的研究第15-20页
        1.2.1 具有酪氨酸酶催化活性功能的含铜模拟酶第15-17页
        1.2.2 具有其它双核铜酶活性的含铜模拟酶第17-20页
    1.3 铜和氧气参与的氧化反应综述第20-55页
        1.3.1 碳氢化合物的氧化反应第21-26页
        1.3.2 醇的氧化反应第26-35页
        1.3.3 醛和酮的氧化反应第35-43页
        1.3.4 胺的氧化反应第43-55页
    1.4 小结第55-56页
第2章 双核水杨酸铜催化N,N-二甲基苯胺氧化反应研究第56-130页
    2.1 引言第56-73页
        2.1.1 酰胺类化合物的重要性第56-57页
        2.1.2 传统酰胺的合成方法第57-73页
    2.2 课题的设计与提出第73-74页
        2.2.1 课题设计思路第73-74页
        2.2.2 课题的提出方案第7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74-94页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74-88页
        2.3.2 反应底物适用性考察第88-94页
    2.4 反应机理的探索第94-98页
        2.4.1 自由基抑制试验第94页
        2.4.2 开环反应第94-95页
        2.4.3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Kinetic isotope effect,KIE)的研究第95-97页
        2.4.4 甲醛捕获试验第97-98页
    2.5 实验部分和化合物结构表征数据第98-127页
        2.5.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98-101页
        2.5.2 化合物表征数据第101-127页
    2.6 本章小结第127-130页
第3章 双核水杨酸铜催化需氧化合成异喹啉酮反应研究第130-174页
    3.1 异喹啉酮类化合物的重要性及其传统合成方法第130-137页
        3.1.1 异喹啉酮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第130页
        3.1.2 异喹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30-137页
    3.2 课题的提出第13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137-144页
        3.3.1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137-141页
        3.3.2 反应底物适用性考察第141-144页
    3.4 该方法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第144-145页
    3.5 反应机理的探索第145-154页
    3.6 实验部分和化合物结构表征数据第154-172页
        3.6.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154-158页
        3.6.2 化合物结构表征第158-172页
    3.7 本章小结第172-174页
第4章 双核水杨酸铜催化需氧CDC反应研究第174-236页
    4.1 引言第174-189页
        4.1.1 Cu催化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第175-177页
        4.1.2 Fe催化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第177-178页
        4.1.3 其他金属催化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第178-181页
        4.1.4 可见光催化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第181-186页
        4.1.5 无金属催化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第186-189页
    4.2 课题的提出第18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89-198页
        4.3.1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189-195页
        4.3.2 反应底物适用性考察第195-198页
    4.4 反应机理的探索第198-214页
        4.4.1 简单铜盐催化下氧气作为氧化剂的反应机理第198-199页
        4.4.2 双核水杨酸铜盐催化下氧气作为氧化剂的反应机理第199-203页
        4.4.3 TBAC对反应的作用探究第203-208页
        4.4.4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Kinetic isotope effect,KIE)的研究第208-211页
        4.4.5 CDC反应中生成过氧化氢的实验探究第211-213页
        4.4.6 可能的反应机理推测第213-214页
    4.5 实验部分和化合物结构表征数据第214-234页
        4.5.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215-217页
        4.5.2 化合物结构表征第217-234页
    4.6 本章小结第234-236页
第5章 双核水杨酸铜催化需氧烯烃氧化断键反应研究第236-282页
    5.1 引言第236-247页
        5.1.1 烯烃的传统氧化第236-238页
        5.1.2 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烃氧化第238-245页
        5.1.3 非金属催化剂催化的氧化断键反应第245-247页
    5.2 课题的提出第247-24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248-258页
        5.3.1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248-252页
        5.3.2 反应底物适用性的考察第252-258页
    5.4 反应机理的探索第258-259页
        5.4.1 自由基抑制试验第258页
        5.4.2 甲醛捕获试验第258-259页
    5.5 实验部分和化合物结构表征第259-279页
        5.5.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259-262页
        5.5.2 化合物结构表征第262-279页
    5.6 本章小结第279-28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282-284页
    6.1 总结第282页
    6.2 展望第282-284页
参考文献第284-310页
附录第310-450页
致谢第450-452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452页

论文共4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恶二唑定位第Ⅷ族过渡金属催化的C-H键活化方法学与N-亚硝基定位铑(Ⅲ)催化C-H键活化聚合反应的研究
下一篇:拟南芥花粉特异表达的LRXs蛋白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过程中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