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节能减排项目的后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项目后评价的涵义及基本理论 | 第15-25页 |
2.1 项目后评价的涵义及特点 | 第15页 |
2.2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程序 | 第15-16页 |
2.3 项目后评价内容 | 第16-17页 |
2.4 项目后评价主要方法 | 第17-20页 |
2.4.1 对比法 | 第17页 |
2.4.2 逻辑框架分析法 | 第17-18页 |
2.4.3 成功度法 | 第18-20页 |
2.5 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模型的建立 | 第20-24页 |
2.5.1 构建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0-21页 |
2.5.2 构建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 第21页 |
2.5.3 后评价分析方法 | 第21-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热电厂节能减排行情及其后评价现状分析 | 第25-28页 |
3.1 热电厂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 第25-26页 |
3.1.1 国内热电厂节能减排形势 | 第25页 |
3.1.2 热电厂节能减排技术发展情况 | 第25-26页 |
3.2 热电厂节能减排改造后评价现状 | 第26-27页 |
3.3 热电厂节能减排改造后评价工作存在问题 | 第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热电厂节能减排项目后评价方法 | 第28-36页 |
4.1 热电厂节能减排项目主要特点 | 第28页 |
4.2 热电厂节能减排项目后评价内容 | 第28-30页 |
4.3 热电厂节能减排项目后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确定 | 第30-34页 |
4.3.1 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 第30-32页 |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2-34页 |
4.4 热电厂节能减排项目后评价方法模型构建 | 第34-3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实例分析 | 第36-56页 |
5.1 项目概述 | 第36-39页 |
5.1.1 项目背景 | 第36-37页 |
5.1.2 项目方案 | 第37-39页 |
5.2 项目效果评价 | 第39-42页 |
5.2.1 项目节能效果评价 | 第39-40页 |
5.2.2 经济效益评价 | 第40-41页 |
5.2.3 环境与社会效益评价 | 第41-42页 |
5.3 项目建设过程管理评价 | 第42-48页 |
5.3.1 项目技术研发过程评价 | 第42-45页 |
5.3.2 项目建设施工管理评价 | 第45-48页 |
5.4 项目应用前景评价 | 第48-53页 |
5.4.1 先进性评价 | 第48-50页 |
5.4.2 适用性评价 | 第50-53页 |
5.5 项目综合评价 | 第53-55页 |
5.5.1 评价过程 | 第53-54页 |
5.5.2 评价结果与相关建议 | 第54-5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56-58页 |
6.1 结论 | 第56-57页 |
6.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