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联合企业经济论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

我国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1 新供给经济学第15页
        1.4.2 系统动力学第15-16页
        1.4.3 最优化模型第16页
        1.4.4 交易费用理论第16页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17页
    1.6 创新点第17-19页
第2章 我国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结构分析第19-35页
    2.1 我国科技创业概况及其融资特性第19-25页
        2.1.1 我国科技创业概况第19-23页
        2.1.2 我国科技创业企业融资特性第23-25页
    2.2 当前我国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结构特征第25-33页
        2.2.1 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主体结构第25-27页
        2.2.2 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产品结构第27-30页
        2.2.3 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市场结构第30-32页
        2.2.4 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外部环境第32-33页
    2.3 加快我国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意义第33-35页
第3章 我国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结构存在的问题第35-46页
    3.1 科技创业融资供给体系总体结构存在缺陷第35-37页
        3.1.1 专门为科技创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缺乏第35-36页
        3.1.2 科技创业融资供给市场体系不够健全第36页
        3.1.3 各供给主体与市场之间缺乏联动机制第36-37页
    3.2 政策性融资供给体系不够完善第37-38页
        3.2.1 科技资金投入强度还需加强第37页
        3.2.2 缺乏资金补偿及风险防控机制第37-38页
        3.2.3 科技创业财政投入资金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缺乏第38页
    3.3 商业性融资供给乏力,供给体系创新不足第38-42页
        3.3.1 商业性融资供给难以满足科技创业贷款需求第38-40页
        3.3.2 商业性融资供给的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第40页
        3.3.3 商业性融资供给体系创新不足第40-42页
    3.4 资本市场不够健全,股权融资退出渠道不畅第42-43页
        3.4.1 各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够,资本市场融资效果较差第42页
        3.4.2 各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机制缺乏第42-43页
        3.4.3 股权投资退出通道不畅第43页
    3.5 供需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导致供给侧不能匹配需求侧第43-44页
        3.5.1 融资交易的风险与收益难以估计第43页
        3.5.2 资金流向难以把控第43-44页
        3.5.3 融资供给侧无法匹配需求侧第44页
    3.6 外部环境不完善影响供给主体间的合作第44-46页
        3.6.1 中介服务不够健全第44页
        3.6.2 已有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更新较为滞后第44-45页
        3.6.3 信息系统建设起步较晚,信息搜寻成本较高第45-46页
第4章 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结构的系统动力学分析第46-64页
    4.1 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结构因果关系分析第46-53页
        4.1.1 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基本结构第46-47页
        4.1.2 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子系统分析第47-53页
    4.2 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结构动态流图分析第53-56页
        4.2.1 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结构动态变量设置第53-54页
        4.2.2 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结构动态流图构建第54-56页
    4.3 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结构仿真与敏感性分析第56-61页
        4.3.1 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结构仿真第56-59页
        4.3.2 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结构敏感性分析第59-61页
    4.4 系统动力学分析结论第61-64页
第5章 我国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第64-78页
    5.1 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第64-66页
        5.1.1 科技创业融资的最优化供给模型设计第64-65页
        5.1.2 科技创业融资的最优化供给模型分析第65-66页
    5.2 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设计思路第66-75页
        5.2.1 增加政策性融资供给,创新政策性产品及运作模式第66-69页
        5.2.2 创新信贷产品,建立专门服务于科技创业的金融机构第69-71页
        5.2.3 扩大科技创业直接融资供给规模,完善资本市场体系第71-73页
        5.2.4 发展互联网金融支持科技创业融资第73-74页
        5.2.5 加强科技创业融资供给侧主体合作,分散科技创业融资风险第74-75页
    5.3 适应需求侧阶段性要求的科技创业融资供给侧结构安排第75-78页
第6章 推进科技创业融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第78-83页
    6.1 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第78-79页
    6.2 完善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法律结构,规范供给行为第79-80页
    6.3 健全科技创业融资的供给侧监管结构,防范融资风险第80页
    6.4 加强科技创业融资信息系统建设,降低融资交易费用第80-81页
    6.5 完善融资供给主体之间的协同机制,健全科技创业融资保障体系第81-83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7.1 研究结论第83-84页
    7.2 研究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致谢第88-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PP的金融时间序列预测研究
下一篇:基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商业银行高净值客户价值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