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中国数据产业发展研究--基于SCP范式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导论第16-3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6-2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6-21页
        1.1.2 研究意义第21-2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3-31页
        1.2.1 数据产业概念第23-25页
        1.2.2 数据产业的经济学分析第25-29页
        1.2.3 数据产业市场绩效研究第29-30页
        1.2.4 数据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第30-31页
    1.3 分析框架、内容结构及研究方法第31-36页
        1.3.1 分析框架第31-33页
        1.3.2 内容结构第33-35页
        1.3.3 研究方法第35-36页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36-37页
第二章 数据产业发展的四个基本问题研究第37-58页
    2.1 数据资源与资产第37-40页
        2.1.1 数据资源概念第37-38页
        2.1.2 数据资源分类第38-39页
        2.1.3 从数据资源到数据资产第39-40页
    2.2 数据权属与保护第40-47页
        2.2.1 数据确权问题的起源第40-41页
        2.2.2 数据权属构成第41-42页
        2.2.3 三种数据权利类型第42-45页
        2.2.4 数据确权与保护存在的问题第45-47页
    2.3 数据开放与共享第47-51页
        2.3.1 数据开放与共享的概念与特点第48-49页
        2.3.2 数据开放与共享的重要意义第49-50页
        2.3.3 数据开放与共享的主要关注点第50-51页
    2.4 数据定价与交易第51-58页
        2.4.1 数据交易的基本概念第51-53页
        2.4.2 数据交易定价机制第53-54页
        2.4.3 国内外数据交易市场现状第54-55页
        2.4.4 中国数据交易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第55-58页
第三章 中国数据产业市场结构分析第58-76页
    3.1 研究设计和样本选择第58-60页
        3.1.1 500家样本数据企业第58-59页
        3.1.2 40家上市数据企业第59-60页
    3.2 中国数据产业市场结构分析第60-72页
        3.2.1 中国数据产业链分布情况第61-63页
        3.2.2 中国数据产业集中度第63-66页
        3.2.3 中国数据产业区域分布情况第66-72页
    3.3 中国数据产业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第72-74页
    3.4 小结第74-76页
第四章 中国数据产业企业行为分析第76-97页
    4.1 数据产业的价格行为第76-84页
        4.1.1 数据产业的歧视定价与三级价格歧视问题第76-81页
        4.1.2 数据产业歧视定价与公共政策选择第81-82页
        4.1.3 数据产业的搭售定价问题第82-84页
    4.2 数据产业的研发创新行为第84-91页
        4.2.1 数据产业研发创新分类与创新激励第85-88页
        4.2.2 数据企业间的研发创新合作问题第88-90页
        4.2.3 数据产业研发创新的公共政策选择第90-91页
    4.3 数据产业的投融资行为第91-96页
        4.3.1 数据产业投融资总体情况第91-93页
        4.3.2 数据产业链各环节投融资情况第93-96页
    4.4 小结第96-97页
第五章 中国数据产业市场绩效分析第97-117页
    5.1 中国数据企业和产业利润率分布情况第97-99页
    5.2 中国数据产业综合绩效评价第99-104页
        5.2.1 中国数据产业研发投入绩效第100-101页
        5.2.2 中国数据产业的固定资产投入绩效第101-102页
        5.2.3 中国数据产业的人力资源绩效第102-103页
        5.2.4 中国数据产业的净利润率评价第103-104页
    5.3 中国数据产业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第104-105页
    5.4 数据企业研发行为对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第105-108页
        5.4.1 模型设定与变量构建第106页
        5.4.2 变量与数据说明第106-107页
        5.4.3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107-108页
    5.5 创新要素对数据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第108-115页
        5.5.1 基准回归模型第108-109页
        5.5.2 系统GMM模型第109-110页
        5.5.3 变量与数据说明第110-112页
        5.5.4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112-115页
    5.6 小结第115-117页
第六章 数据治理背景下的中国数据产业发展研究第117-131页
    6.1 数据治理的定义及其对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第117-119页
        6.1.1 数据治理的定义及内涵第117-118页
        6.1.2 数据治理对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第118-119页
    6.2 跨境数据流动规则与全球数据流动基本情况第119-122页
        6.2.1 构建跨境数据流动治理规则的重要性第119-121页
        6.2.2 全球和中国数据跨境流动的基本情况第121-122页
    6.3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数据规则体系建设情况第122-125页
        6.3.1 欧盟“宽严相济”的数据规则体系第123-124页
        6.3.2 美国“对外扩展”的数据规则体系第124-125页
        6.3.3 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纳“防御型”数据规则第125页
    6.4 中国需要构建“三方平衡”的数据法律规则体系第125-129页
        6.4.1 中国数据治理法律规则体系建设现状第125-126页
        6.4.2 中国数据治理法律规则体系建设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第126-128页
        6.4.3 加快构建“三方平衡”数据治理法律规则体系第128-129页
    6.5 小结第129-131页
第七章 中国数据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第131-147页
    7.1 中国数据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第131-139页
        7.1.1 数据治理体系有待完善,部分重要数据规则尚未建立第131-133页
        7.1.2 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缺乏主导产业生态的大企业第133-135页
        7.1.3 数据产业创新要素投入不足,市场绩效水平有待提高第135-136页
        7.1.4 地方政府急于求成心态严重,未与当地资源禀赋结合第136-137页
        7.1.5 数据安全意识有待加强,数据产业风险防控能力不足第137-139页
    7.2 加快促进中国数据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第139-147页
        7.2.1 加强数据治理体系建设,确保数据产业健康发展第139-141页
        7.2.2 大力支持核心技术研发,不断完善数据产业生态第141-142页
        7.2.3 持续加强创新要素投入,推动数据产业聚集发展第142-143页
        7.2.4 因地制宜发展数据产业,提高区域产业协同水平第143-145页
        7.2.5 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体系,提高数据风险管控能力第145-147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47-151页
    8.1 研究总结第147-149页
    8.2 研究展望第149-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4页
附录第164-177页
    附录1: 500家样本数据企业名单第164-170页
    附录2: 40家上市数据企业2011-2017年数据(单位:亿元)第170-177页
致谢第177-1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79-1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研究第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描述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