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4-15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第17-33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2.1.1 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2.1.2 旅游线路开发的理论 | 第19-21页 |
2.1.3 区域旅游合作 | 第21-24页 |
2.2 相关研究述评 | 第24-33页 |
2.2.1 关于旅游线路开发的研究 | 第24-25页 |
2.2.2 关于丝路经济带发展的研究 | 第25-29页 |
2.2.3 关于丝路经济带沿线旅游合作的研究 | 第29-33页 |
第三章 中、乌两国旅游业合作发展的现状与环境分析 | 第33-47页 |
3.1 中、乌两国旅游业合作发展的现状 | 第33-37页 |
3.1.1 中乌两国旅游业合作的不断发展 | 第33-35页 |
3.1.2 中乌两国民众旅游消费的增长 | 第35-37页 |
3.2 中、乌两国旅游业合作发展的优势分析 | 第37-44页 |
3.2.1 中、乌两国旅游业的市场优势 | 第37-40页 |
3.2.2 中、乌两国旅游业合作发展的区位优势 | 第40页 |
3.2.3 中、乌两国旅游业合作发展的资源优势 | 第40-41页 |
3.2.4 中、乌两国旅游业合作发展的经济优势 | 第41页 |
3.2.5 中、乌两国旅游合作的民间交往优势 | 第41-42页 |
3.2.6 开放便捷的签证政策助力中、乌两国旅游合作 | 第42-43页 |
3.2.7 中、乌两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其他优势 | 第43-44页 |
3.3 中、乌两国旅游业合作发展的不足分析 | 第44-47页 |
第四章 中、乌两国旅游线路合作开发分析 | 第47-65页 |
4.1 合作开发条件分析 | 第47-48页 |
4.2 合作开发的原则 | 第48-50页 |
4.2.1 品牌原则 | 第48-49页 |
4.2.2 创新原则 | 第49页 |
4.2.3 需求导向原则 | 第49-50页 |
4.2.4 经济效益原则 | 第50页 |
4.3 合作开发定位分析 | 第50-52页 |
4.4 合作开发方案和实施 | 第52-56页 |
4.4.1 方案设计 | 第52-54页 |
4.4.2 方案的实施 | 第54-56页 |
4.5 旅游线路合作开发实例分析 | 第56-65页 |
4.5.1 “布哈拉-乌鲁木齐”旅游线路开发的意义 | 第56页 |
4.5.2 “布哈拉-乌鲁木齐”旅游路线开发分析 | 第56-59页 |
4.5.3 “布哈拉-乌鲁木齐”丝路旅游线路概况 | 第59-62页 |
4.5.4 “布哈拉-乌鲁木齐”旅游线路实施的条件保障 | 第62-65页 |
第五章 中乌两国在旅游线路合作开发的条件保障 | 第65-71页 |
5.1 培养旅游及服务行业人才 | 第65页 |
5.2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 第65-67页 |
5.3 加深两国民间经贸文化联系 | 第67-68页 |
5.4 政府层面支持 | 第68-69页 |
5.5 旅游市场建设 | 第69-70页 |
5.6 相关企业运行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