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释人员福利支持系统的修复--以安置帮教为视角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论 | 第9-17页 |
一、问题的导入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三、研究框架、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我国刑释人员福利支持系统现状检讨 | 第17-28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21页 |
一、福利支持系统的内涵及其结构 | 第17-19页 |
二、刑释人员的界定与特征 | 第19页 |
三、安置帮教工作及其功能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安帮工作中刑释人员福利支持存在的问题 | 第21-28页 |
一、安置帮教部门福利支持的失灵 | 第23-25页 |
二、被害人、社区福利支持的缺失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安置帮教福利支持的修复 | 第28-32页 |
第一节 安帮部门福利支持失灵的原因 | 第28-30页 |
一、安帮部门与刑释人员关系的割裂 | 第28-29页 |
二、刑释人员家庭关系的疏远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安帮部门福利支持失灵修复的对策 | 第30-32页 |
一、安帮部门与刑释人员关系修复的模式转变 | 第30-31页 |
二、安帮工作引入家庭治疗的福利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被害人福利支持的修复 | 第32-37页 |
第一节 被害人福利支持缺失的原因 | 第32-33页 |
一、刑释人员与被害人的冲突鸿沟 | 第32页 |
二、刑释人员与被害人的不利自体感受 | 第32-33页 |
第二节 被害人福利支持修复的原则 | 第33-35页 |
一、保护原则 | 第33-34页 |
二、自愿原则 | 第34-35页 |
第三节 被害人福利支持修复的对策 | 第35-37页 |
一、谅解文化的营造 | 第35-36页 |
二、被害人的权利保障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社区福利支持的修复 | 第37-42页 |
第一节 社区福利支持的必要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社区福利支持缺失的原因 | 第38-39页 |
一、刑释人员与社区的隔离 | 第38-39页 |
第三节 社区福利支持修复的对策 | 第39-42页 |
一、社区人员结构分类 | 第39-40页 |
二、社区社会组织功能发展 | 第40页 |
三、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周期管理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