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9-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7-22页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第17-19页 |
一、人民幸福梦 | 第17-18页 |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一、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 | 第19-21页 |
二、治理理论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人民幸福梦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逻辑 | 第22-34页 |
第一节 人民幸福梦:经济增长还是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22-24页 |
一、经济增长的幸福悖论 | 第22-23页 |
二、人民幸福梦: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人民幸福梦的基本分析框架 | 第24-26页 |
一、人民幸福梦的经济基础:经济新常态 | 第24-25页 |
二、人民幸福梦的内在机制:社会公平 | 第25-26页 |
三、人民幸福梦的过程展现:幸福指数 | 第26页 |
第三节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人民幸福梦:经济新常态效应 | 第26-28页 |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居民消费效应 | 第27页 |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 第27-28页 |
第四节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人民幸福梦:社会公平 | 第28-31页 |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权利公平效应 | 第28-30页 |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机会公平效应 | 第30-31页 |
第五节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人民幸福梦:幸福指数效应 | 第31-34页 |
第三章 人民幸福梦的实现障碍:公共服务非均等化 | 第34-58页 |
第一节 人民幸福梦的现实图景:公共服务非均等化 | 第34-52页 |
一、城乡之间非均等化 | 第34-38页 |
二、地区之间非均等化 | 第38-52页 |
第二节 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 | 第52-58页 |
一、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 第52-54页 |
二、公共服务供给单一 | 第54-55页 |
三、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55-58页 |
第四章 构筑人民幸福梦实现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框架 | 第58-68页 |
第一节 建设服务型政府 | 第58-61页 |
一、转变政府职能 | 第58-59页 |
二、完善财政体制 | 第59页 |
三、改革户籍制度 | 第59-61页 |
第二节 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 | 第61-65页 |
一、供给主体多元化 | 第61-63页 |
二、供给模式多元化 | 第63-65页 |
第三节 公共服务均等化法治化保障 | 第65-68页 |
一、确立法治理念 | 第65-66页 |
二、建设法治建设运行机制 | 第66-67页 |
三、健全法治评估机制 | 第67-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后记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