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1.1 毽球概述 | 第14-15页 |
1.2 毽球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1.3 毽球运动的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1.4 三维动作捕捉及表面肌电在运动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 第19页 |
1.5 文献小结 | 第19-22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2-34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34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22页 |
2.2.2 测量法 | 第22-33页 |
2.2.3 数理统计法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60页 |
3.1 毽球发球动作运动学特征 | 第34-43页 |
3.1.1 毽球发球动作周期特征分析 | 第34-36页 |
3.1.2 毽球发球动作下肢鞭打特征 | 第36-38页 |
3.1.3 毽球发球动作关节活动范围 | 第38-42页 |
3.1.4 毽球发球动作躯干扭转程度 | 第42-43页 |
3.2 毽球发球动作肌肉活化特性 | 第43-60页 |
3.2.1 均方根振幅对比分析 | 第43-48页 |
3.2.2 积分肌电对比分析 | 第48-52页 |
3.2.3 肌肉贡献率对比分析 | 第52-55页 |
3.2.4 肌肉激活时序对比研究 | 第55-56页 |
3.2.5 肌肉共激活对比研究 | 第56-60页 |
4 分析 | 第60-64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