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缩略词表 | 第9-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1 课题提出 | 第13页 |
1.2 果树嫁接过程中砧木种类 | 第13-15页 |
1.2.1 乔化和矮化砧木 | 第14页 |
1.2.2 抗逆性砧木 | 第14-15页 |
1.3 植物抗盐胁迫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3.1 植物盐胁迫下的受害机理 | 第15-16页 |
1.3.2 盐胁迫对植株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3 植物自身应对盐胁迫的主要机制 | 第17-18页 |
1.4 耐盐性砧木筛选方法概况 | 第18-19页 |
1.5 立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2 猕猴桃实生苗的耐盐筛选和培育 | 第21-38页 |
2.1 猕猴桃种子的萌发 | 第21-26页 |
2.1.1 试验材料和处理 | 第22-23页 |
2.1.1.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2.1.1.2 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对猕猴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22页 |
2.1.1.3 消毒时间对猕猴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22页 |
2.1.1.4 不同光/暗处理对猕猴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2.1.1.5 不同猕猴桃品种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23页 |
2.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2.1.2.1 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对猕猴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2.1.2.2 消毒时间对猕猴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2.1.2.3 不同光/暗周期处理对猕猴桃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25页 |
2.1.2.4 不同猕猴桃品种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 猕猴桃实生苗株系的建立 | 第26-27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2.2.2 实生苗系的建立 | 第26-27页 |
2.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页 |
2.3 人工海水胁迫下猕猴桃种质资源的耐盐性鉴定与筛选 | 第27-35页 |
2.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2.3.1.1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2.3.1.2 人工海水配方 | 第27页 |
2.3.1.3 猕猴桃种质资源芽期耐盐性鉴定 | 第27-28页 |
2.3.1.4 猕猴桃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鉴定 | 第28页 |
2.3.1.5 猕猴桃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指标测定 | 第28-29页 |
2.3.1.6 ‘耐盐徐香’和‘耐盐恒优1号'实生苗抗性鉴定 | 第29页 |
2.3.1.6.1 耐盐性鉴定 | 第29页 |
2.3.1.6.2 耐碱性和抗涝性鉴定 | 第29页 |
2.3.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2.3.2.1 五个品种猕猴桃芽期耐盐筛选 | 第29-30页 |
2.3.2.2 ‘徐香'和‘恒优1号'种子芽期耐盐性对比 | 第30-32页 |
2.3.2.3 五个品种猕猴桃苗期耐盐性对比 | 第32-33页 |
2.3.2.4 ‘耐盐徐香’和‘徐香'的苗期耐盐指标 | 第33-34页 |
2.3.2.5 '耐盐徐香'和‘耐盐恒优1号'猕猴桃抗性鉴定 | 第34-35页 |
2.3.2.5.1 耐盐性鉴定 | 第34页 |
2.3.2.5.2 耐碱性鉴定 | 第34-35页 |
2.3.2.5.3 耐涝性鉴定 | 第35页 |
2.4 讨论 | 第35-38页 |
3 耐盐猕猴桃组培苗的扩繁与生根 | 第38-43页 |
3.1 试验材料和处理 | 第38-39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8页 |
3.1.2 培养基种类对‘耐盐徐香’实生苗带芽茎段增殖的影响 | 第38页 |
3.1.3 蔗糖浓度对‘耐盐徐香’实生苗带芽茎段增殖的影响 | 第38页 |
3.1.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耐盐徐香’实生苗带芽茎段增殖影响 | 第38-39页 |
3.1.5 不同培养基种类对‘耐盐徐香’实生苗带芽茎段生根的影响 | 第39页 |
3.1.6 IBA浓度对‘耐盐徐香’实生苗带芽茎段生根的影响 | 第39页 |
3.1.7 活性炭对‘耐盐徐香’实生苗带芽茎段生根的影响 | 第39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39-42页 |
3.2.1 ‘耐盐徐香’扩繁的影响因素 | 第39-41页 |
3.2.2 ‘耐盐徐香’生根的影响因素 | 第41-42页 |
3.3 讨论 | 第42-43页 |
4 猕猴桃盐胁迫下相关基因表达与分析 | 第43-55页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3页 |
4.1.2 进化树 | 第43-44页 |
4.1.3 RNA的提取以及cDNA的合成 | 第44页 |
4.1.4 定时定量PCR | 第44页 |
4.1.5 DNA的提取 | 第44-45页 |
4.1.6 基因克隆 | 第45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3页 |
4.2.1 AdADH基因系统发育进化树构建 | 第45-47页 |
4.2.2 AdPDC1基因系统发育进化树构建 | 第47-48页 |
4.2.3 不同品种猕猴桃的耐盐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48-49页 |
4.2.4 序列结果比对 | 第49-53页 |
4.2.4.1 AdADH基因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 | 第49-51页 |
4.2.4.2 AdPDC1基因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 | 第51-53页 |
4.3 讨论 | 第53-55页 |
5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