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翼剖面设计研究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螺旋桨设计及优化研究 | 第12-15页 |
1.4 本文工作介绍 | 第15-17页 |
第2章 翼剖面及螺旋桨参数化模型表达 | 第17-34页 |
2.1 翼剖面参数化模型建立 | 第17-30页 |
2.1.1 常见翼剖面几何形状概述 | 第17-20页 |
2.1.2 常用的翼型参数化方法 | 第20-23页 |
2.1.3 翼剖面特征参数分析 | 第23-26页 |
2.1.4 FRIENDSHIP软件简介 | 第26-27页 |
2.1.5 基于FRIENDSHIP软件的翼剖面参数化模型建立 | 第27-28页 |
2.1.6 翼剖面拟合精度分析 | 第28-30页 |
2.2 螺旋桨参数化模型建立 | 第30-34页 |
2.2.1 螺旋桨几何特征 | 第31-32页 |
2.2.2 螺旋桨特征参数分析 | 第32页 |
2.2.3 基于FRIENDSHIP的螺旋桨参数化模型建立 | 第32-34页 |
第3章 翼剖面及螺旋桨性能预报方法 | 第34-46页 |
3.1 性能预报方法 | 第34页 |
3.2 翼剖面性能预报 | 第34-40页 |
3.2.1 翼剖面网格划分方式及边界条件设置 | 第34-36页 |
3.2.2 翼剖面计算模式选取 | 第36-37页 |
3.2.3 翼剖面计算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3.2.4 翼剖面性能评价及处理方式 | 第38-40页 |
3.3 螺旋桨性能预报 | 第40-46页 |
3.3.1 螺旋桨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置 | 第40-42页 |
3.3.2 螺旋桨计算模式选取 | 第42-43页 |
3.3.3 螺旋桨计算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3.3.4 螺旋桨性能评价及处理方式 | 第45-46页 |
第4章 优化算法及近似技术应用 | 第46-56页 |
4.1 优化算法及选取 | 第46-48页 |
4.1.1 优化算法简介 | 第46-47页 |
4.1.2 单目标遗传算法 | 第47-48页 |
4.1.3 多目标遗传算法 | 第48页 |
4.2 近似技术应用 | 第48-56页 |
4.2.1 近似模型形式选取 | 第49-52页 |
4.2.2 试验设计方法选取 | 第52-53页 |
4.2.3 不同选点方式的比较 | 第53-56页 |
第5章 多目标翼剖面优化设计研究 | 第56-66页 |
5.1 基于遗传算法的翼剖面多目标优化 | 第56-62页 |
5.1.1 翼剖面多目标优化对象及优化目标选取 | 第56-57页 |
5.1.2 翼剖面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57-58页 |
5.1.3 翼型多目标CAD/CFD集成计算平台搭建 | 第58-59页 |
5.1.4 翼型多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5.2 翼剖面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62-66页 |
5.2.1 灵敏度分析方法概述 | 第62页 |
5.2.2 基于方差的灵敏度分析方法介绍 | 第62-64页 |
5.2.3 翼型剖面参数灵敏度分析结果 | 第64-66页 |
第6章 多目标螺旋桨优化设计研究 | 第66-85页 |
6.1 螺旋桨单目标优化设计 | 第66-74页 |
6.1.1 螺旋桨单目标优化对象及优化目标选取 | 第66-67页 |
6.1.2 螺旋桨单目标特征参数变形方式研究 | 第67-68页 |
6.1.3 螺旋桨单目标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68-70页 |
6.1.4 近似模型精度分析 | 第70-72页 |
6.1.6 螺旋桨单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 第72-74页 |
6.2 螺旋桨多目标优化设计 | 第74-84页 |
6.2.1 螺旋桨多目标优化对象及优化目标选取 | 第74-75页 |
6.2.2 螺旋桨多目标特征参数变形方式研究 | 第75-78页 |
6.2.3 螺旋桨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78-79页 |
6.2.4 螺旋桨多目标近似模型精度分析 | 第79-80页 |
6.2.5 螺旋桨多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 第80-8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85-86页 |
7.2 展望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