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2页 |
1.1 纳米药物 | 第11-14页 |
1.2 羟乙基淀粉 | 第14-17页 |
1.3 基于羟乙基淀粉的载药系统研究进展 | 第17-25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2页 |
第2章 羟乙基淀粉的表征 | 第32-47页 |
2.1 引言 | 第32页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2-33页 |
2.3 羟乙基淀粉的核磁共振氢谱 | 第33-35页 |
2.4 羟乙基淀粉的羟乙基取代度、支化度和C2/C6比 | 第35-36页 |
2.5 羟乙基淀粉的分子量、构象、粒径和形貌 | 第36-4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第3章 还原响应性羟乙基淀粉-阿霉素偶联物用于抗肿瘤药物被动靶向输送的研究 | 第47-80页 |
3.1 引言 | 第47-48页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48-50页 |
3.3 HES-ss-DOX的合成、表征和体外释药 | 第50-60页 |
3.4 HES-ss-DOX的细胞摄取和细胞杀伤作用 | 第60-65页 |
3.5 HES-ss-DOX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 | 第65-70页 |
3.6 HES-ss-DOX的小鼠急性毒性 | 第70-72页 |
3.7 HES-ss-DOX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 第72-7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第4章 半乳糖配体修饰的羟乙基淀粉-聚己内酯纳米粒用于肿瘤主动靶向光热、化疗联合治疗的研究 | 第80-135页 |
4.1 引言 | 第80-81页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81-83页 |
4.3 Gal-HES-PCL的合成和表征 | 第83-91页 |
4.4 Gal-HES-PCL的组装、载药和体外释药 | 第91-107页 |
4.5 DOX/ICG@Gal-HES-PCL纳米粒的体外光热效应 | 第107-110页 |
4.6 DOX/ICG@Gal-HES-PCL纳米粒的细胞摄取和细胞杀伤作用 | 第110-116页 |
4.7 DOX/ICG@Gal-HES-PCL纳米粒的活体成像和组织分布 | 第116-121页 |
4.8 DOX/ICG@Gal-HES-PCL纳米粒的体内光热作用 | 第121-123页 |
4.9 DOX/ICG@Gal-HES-PCL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 第123-130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5页 |
第5章 iRGD肽修饰的还原响应性疏水改性羟乙基淀粉纳米簇用于抗肿瘤药物主动靶向输送的研究 | 第135-171页 |
5.1 引言 | 第135-136页 |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36-138页 |
5.3 iRGD-HES-ss-C_(18)的合成和表征 | 第138-145页 |
5.4 iRGD-HES-ss-C_(18)的组装和载药 | 第145-153页 |
5.5 DOX@iRGD-HES-ss-C_(18)纳米簇的解组装和体外释药 | 第153-156页 |
5.6 DOX@iRGD-HES-ss-C_(18)纳米簇的细胞摄取和外排 | 第156-161页 |
5.7 DOX@iRGD-HES-ss-C_(18)纳米簇的细胞内转运过程 | 第161-163页 |
5.8 DOX@iRGD-HES-ss-C_(18)纳米簇的细胞杀伤作用 | 第163-166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166-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71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71-174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71-173页 |
6.2 展望 | 第173-174页 |
致谢 | 第174-175页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75-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