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3-29页 |
1.1 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 第14-18页 |
1.1.1 汞对植物形态和生长的影响 | 第14-15页 |
1.1.2 汞对植物细胞结构的毒害 | 第15-16页 |
1.1.3 汞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6页 |
1.1.4 汞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16-17页 |
1.1.5 汞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17页 |
1.1.6 汞对植物生物大分子结构及生理代谢途径的影响 | 第17-18页 |
1.2 植物对汞的抗性机理 | 第18-22页 |
1.2.1 限制汞吸收和转运 | 第19页 |
1.2.2 非活性部位对汞的吸持作用 | 第19-20页 |
1.2.3 抗氧化酶活性对汞的影响 | 第20页 |
1.2.4 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对汞的降解作用 | 第20-21页 |
1.2.5 对汞的区隔化及螯合作用 | 第21页 |
1.2.6 其他因素对汞的降解作用 | 第21-22页 |
1.3 红树植物对汞等重金属耐性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4 植物耐汞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路线 | 第26-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4页 |
2.1 供试材料与实验设计 | 第29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29-30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29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2.3 分析测定方法 | 第30-33页 |
2.3.1 叶片不同结构中汞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2.3.2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2.3.3 非蛋白巯基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2.3.4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2.3.5 叶和根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 | 第32-33页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4-56页 |
3.1 汞对桐花树幼苗叶片不同结构中汞含量的影响 | 第34-40页 |
3.1.1 叶角质层汞提取时间的确定 | 第34页 |
3.1.2 汞胁迫下桐花树幼苗叶片不同结构中汞含量 | 第34-40页 |
3.2 汞对桐花树幼苗叶内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40-43页 |
3.3 汞对桐花树幼苗非蛋白巯基含量的影响 | 第43-47页 |
3.4 汞对桐花树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47-51页 |
3.5 汞对桐花树幼苗叶和根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影响 | 第51-54页 |
3.6 小结 | 第54-56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4.1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4.2 不足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