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论文--藻类论文--硅藻门论文

近海沙质环境中三个硅藻新种的分类学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前言第11-20页
    1.1 硅藻概述第11-17页
        1.1.1 硅藻的形态特征第11-14页
        1.1.2 硅藻分类学研究进展第14-16页
        1.1.3 硅藻的研究意义及价值第16-17页
    1.2 沙生硅藻概述第17-20页
        1.2.1 沙生硅藻第17页
        1.2.2 附着类型第17-18页
        1.2.3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8-20页
2 研究区域第20-26页
    2.1 潮间带第20-21页
    2.2 采样地点第21-26页
        2.2.1 福建省漳州市南太武沙滩第21-23页
        2.2.2 辽宁省大连市海洋岛第23-26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6-33页
    3.1 样品采集第26页
    3.2 样品培养处理和种类鉴定第26-30页
        3.2.1 样品培养第26-28页
        3.2.2 样品处理第28-29页
        3.2.3 种类鉴定第29-30页
    3.3 常用仪器和试剂第30-33页
        3.3.1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第30-31页
        3.3.2 常用试剂第31-33页
4 硅藻新种第33-65页
    4.1 厦门舟形藻(Navicula amoyensis Gao, Sun & Chen sp. nov.)第33-43页
        4.1.1 前言第33-34页
        4.1.2 材料与方法第34页
        4.1.3 新种描述第34-41页
        4.1.4 讨论第41-43页
    4.2 沙生蹄状藻(Hippodonta arenaria Sun, Chen & Gao sp.nov.)第43-54页
        4.2.1 前言第43-47页
        4.2.2 材料与方法第47页
        4.2.3 新种描述第47-53页
        4.2.4 讨论第53-54页
    4.3 大连半月藻(Lunella dalianensis Sun, Chen & Gao sp.nov.)第54-65页
        4.3.1 前言第54-56页
        4.3.2 材料与方法第56页
        4.3.3 新种描述第56-64页
        4.3.4 讨论第64-65页
5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5.1 主要结论第65-66页
    5.2 创新之处第66页
    5.3 不足之处第66页
    5.4 研究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微型生物的D型氨基酸利用特性及氨基酸消旋酶活性分析
下一篇:桐花树幼苗对重金属Hg的生理生态响应及蛋白质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