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相关研究趋势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项目进度管理理论与方法 | 第17-25页 |
2.1 项目进度管理的定义 | 第17页 |
2.2 项目进度计划 | 第17-20页 |
2.2.1 项目进度计划的定义 | 第18页 |
2.2.2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过程 | 第18-20页 |
2.2.3 项目进度计划的分类 | 第20页 |
2.3 项目进度控制 | 第20-23页 |
2.3.1 项目进度控制类型和过程 | 第21页 |
2.3.2 项目进度控制的原理 | 第21-22页 |
2.3.3 项目进度控制监测 | 第22-23页 |
2.4 项目进度管理的工具方法 | 第23-25页 |
2.4.1 横道图比较法 | 第23页 |
2.4.2 计划评审法 | 第23页 |
2.4.3 关键线路法 | 第23-24页 |
2.4.4 网络计划法 | 第24-25页 |
第3章 BG&HE高耐久性电热水器用钢研发项目概述 | 第25-41页 |
3.1 高耐久性电热水器用钢研发项目背景 | 第25-34页 |
3.1.1 BG与HE公司项目合作情况 | 第25-29页 |
3.1.2 高耐久性电热水器用钢研发项目简介 | 第29-30页 |
3.1.3 高耐久性电热水器用钢研发项目管理模式 | 第30-31页 |
3.1.4 高耐久性电热水器用钢研发项目主要内容 | 第31-34页 |
3.2 高耐久性电热水器用钢研发项目特点 | 第34-36页 |
3.3 高耐久性电热水器用钢研发项目组织与目标 | 第36-39页 |
3.3.1 高耐久性电热水器用钢研发项目组织 | 第36-38页 |
3.3.2 高耐久性电热水器用钢研发项目目标 | 第38-39页 |
3.4 高耐久性电热水器用钢研发项目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1页 |
第4章 BG&HE高耐久性电热水器用钢项目进度计划制定 | 第41-59页 |
4.1 项目工作结构分解 | 第41-47页 |
4.1.1 项目的主要里程碑 | 第41-42页 |
4.1.2 项目分解结构过程 | 第42-47页 |
4.1.3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图 | 第47页 |
4.2 项目的组织责任安排 | 第47-49页 |
4.2.1 项目的组织分解结构 | 第47页 |
4.2.2 项目的责任分配矩阵 | 第47-49页 |
4.3 工作的逻辑关系确定及作业时间估计 | 第49-50页 |
4.3.1 工作的逻辑关系确定 | 第49-50页 |
4.3.2 工作的作业时间估计 | 第50页 |
4.4 网络进度计划制定及关键线路确定 | 第50-54页 |
4.4.1 网络进度计划制定 | 第50-52页 |
4.4.2 关键路径确定 | 第52-54页 |
4.5 进度计划优化 | 第54-59页 |
4.5.1 进度计划优化措施 | 第54-56页 |
4.5.2 优化后的项目进度计划 | 第56-59页 |
第5章 BG&HE高耐久性电热水器用钢开发项目进度控制 | 第59-71页 |
5.1 项目进度控制流程 | 第59-60页 |
5.2 项目的进度动态监测 | 第60-66页 |
5.2.1 临界值定义 | 第60页 |
5.2.2 项目进度动态监控方法 | 第60-62页 |
5.2.3 监测临界值 | 第62-64页 |
5.2.4 偏差分析 | 第64-65页 |
5.2.5 进度计划调整 | 第65-66页 |
5.3 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保证 | 第66-71页 |
5.3.1 组织保证 | 第67-68页 |
5.3.2 制度及流程保证 | 第68-69页 |
5.3.3 技术保证 | 第69-70页 |
5.3.4 合同履约保障 | 第70-7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论文结论 | 第71页 |
6.2 进一步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