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引言 | 第10-15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二)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 (三)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一、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源起和现实困境 | 第15-22页 |
| (一)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源起 | 第15-16页 |
| (二)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现实困境 | 第16-22页 |
| 1.人为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 | 第16-18页 |
| 2.超收和超支问题严重 | 第18-20页 |
| 3.制约预算功能的发挥 | 第20-22页 |
| 二、我国的现实选择: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 第22-29页 |
| (一)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概述 | 第22-26页 |
| 1.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概念 | 第22-23页 |
| 2.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特征 | 第23-24页 |
| 3.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目标 | 第24-26页 |
| (二)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之比较优势 | 第26-29页 |
| 1.实现预算收入科学化和预算支出硬化 | 第26-27页 |
| 2.规范超收使用和超支弥补 | 第27-28页 |
| 3.增强预算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第28-29页 |
| 三、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核心要素 | 第29-40页 |
| (一)明确跨年度平衡项目适用范围 | 第29-31页 |
| 1.确定适用范围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 2.确定适用范围的依据 | 第30页 |
| 3.确定适用范围的主体和程序 | 第30-31页 |
| (二)合理的周期跨度 | 第31-35页 |
| 1.合理周期跨度的重要性 | 第31-33页 |
| 2.我国所跨周期的界定 | 第33-35页 |
| (三)规范的资金分配比例 | 第35-36页 |
| 1.预算资金分配的本质 | 第35页 |
| 2.规范资金分配的措施 | 第35-36页 |
| (四)完善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制度 | 第36-40页 |
| 1.确定用途 | 第37页 |
| 2.细化相关法律法规 | 第37-38页 |
| 3.丰富收入来源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